“征役已不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役已不定”全詩
防秋朝伏弩,縱火夜搜山。
雁逆風鼙振,沙飛獵騎還。
安西雖有路,難更出陽關。
征役已不定,又緣無定河。
塞深烽砦密,山亂犬羊多。
漢卒聞笳泣,胡兒擊劍歌。
番情終未測,今昔謾言和。
分類:
《塞下二首》許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下二首》是唐代許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塞下二首
胡虜偏狂悍,邊兵不敢閑。
防秋朝伏弩,縱火夜搜山。
雁逆風鼙振,沙飛獵騎還。
安西雖有路,難更出陽關。
征役已不定,又緣無定河。
塞深烽砦密,山亂犬羊多。
漢卒聞笳泣,胡兒擊劍歌。
番情終未測,今昔謾言和。
譯文:
邊界外的胡虜偏偏兇悍,邊境兵士不敢懈怠。
秋天防備著弩箭,夜晚縱火山頭搜尋。
倒飛的雁在逆風中戰栗,沙塵飛揚,獵騎歸來。
縱然安西有路,也難以越過陽關。
征兵之事已變數不定,也因為無定河的存在。
深深的邊塞上,烽火臺更是密布,山上的犬羊四處亂竄。
漢軍士兵聽到了笳聲而悲泣,而胡人則擊劍高歌。
對于番人的心情,我們依舊無法揣測,而現在和過去的評論都是枉然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戍邊的艱辛和危險。胡虜兇悍,不斷侵擾邊境,邊兵不能有絲毫懈怠。詩人描述了秋天的防備情景,朝夕之間都在警惕敵人的襲擊。雁逆風戰栗,沙塵彌漫,獵騎歸來,顯示了塞上戍邊的景象。
詩中出現了征役不定和無定河的描述,暗示邊境地區的戰爭和征兵情況的不穩定,給人以動蕩和不安的感覺。
同時,詩人描繪了邊塞的景像:塞深烽砦密,山亂犬羊多。無盡的塞外作戰之地,烽火臺遍布,犬羊四處亂竄。在這種險峻的環境中,漢卒的悲泣和胡人的擊劍歌相映成趣,展現出兩個敵對勢力之間的對峙和斗爭。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番情的無法測知,以及過去和現在評論的無謂。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一個對于戰爭和敵對態勢的思考,暗示人們無法真正了解對方的處境和情感,以及對戰爭的現實態度。整首詩通過獨特的形象描繪和對比,表達了邊塞戍邊的困境和人性的復雜性,呈現出了一種邊疆地區特有的風景和氛圍。
“征役已不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xià èr shǒu
塞下二首
hú lǔ piān kuáng hàn, biān bīng bù gǎn xián.
胡虜偏狂悍,邊兵不敢閑。
fáng qiū cháo fú nǔ, zòng huǒ yè sōu shān.
防秋朝伏弩,縱火夜搜山。
yàn nì fēng pí zhèn, shā fēi liè qí hái.
雁逆風鼙振,沙飛獵騎還。
ān xī suī yǒu lù, nán gèng chū yáng guān.
安西雖有路,難更出陽關。
zhēng yì yǐ bù dìng, yòu yuán wú dìng hé.
征役已不定,又緣無定河。
sāi shēn fēng zhài mì, shān luàn quǎn yáng duō.
塞深烽砦密,山亂犬羊多。
hàn zú wén jiā qì, hú ér jī jiàn gē.
漢卒聞笳泣,胡兒擊劍歌。
fān qíng zhōng wèi cè, jīn xī mán yán hé.
番情終未測,今昔謾言和。
“征役已不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