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換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換明月”全詩
一泉巖下水,幾度換明月。
松老不改柯,龍久皆變骨。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至今青山中,寂寞桃花發。
分類:
作者簡介(邵謁)
邵謁 唐(約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廣東韶州翁源人。 唐代“嶺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經安容先生舊居》邵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經安容先生舊居》描繪了一個舊居,表達了歲月流轉、物是人非的主題。詩人感嘆安容先生已經羽化成仙,但他留下的痕跡千年難以消失。其中的山泉依舊,只是明月已經換了幾度。松樹雖然老了,但柯葉依然一如既往。與之相比,人們卻都已經變化了骨頭。云雨有歸時,但雞犬的召喚日已經過去。至今在青山中,桃花依然開放,但是舊居的寂寞更加明顯。
譯文:羽化留下遺跡,千載之后蹤跡難沒。一條山泉在巖石下流淌,幾度更迭了明月。松樹雖然變老,但柯葉沒有改變。龍久久存在,但肉身已經變成骨頭。云雨會有歸期,然而雞犬的歸期已經沒有了。至今在青山之中,寂寞地盛開著桃花。
這首詩表達了歲月流轉、物是人非的主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會離開,但他們的存在留下的痕跡卻會長久地存在。詩中描繪了安容先生的舊居,通過對自然界中的山泉、松樹等事物的描繪,表達了它們與人相比的恒久不變。
詩中的青山和桃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舊居的寂寞。桃花雖然依然盛開,但沒有人在舊居中居住,使得舊居顯得寂寞而荒涼。
整首詩寫意深遠,通過對自然界和人世間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主題,表現了人們離開后,舊居留下的寂寞和荒涼。
“幾度換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ān róng xiān shēng jiù jū
經安容先生舊居
yǔ huà liú yí zōng, qiān zǎi zōng nán méi.
羽化留遺蹤,千載蹤難沒。
yī quán yán xià shuǐ, jǐ dù huàn míng yuè.
一泉巖下水,幾度換明月。
sōng lǎo bù gǎi kē, lóng jiǔ jiē biàn gǔ.
松老不改柯,龍久皆變骨。
yún yǔ yǒu guī shí, jī quǎn wú hái rì.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zhì jīn qīng shān zhōng, jì mò táo huā fā.
至今青山中,寂寞桃花發。
“幾度換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