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蘿幄幕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諸蘿幄幕暗”全詩
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
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
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
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
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
巖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
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
顯晦雖不同,茲吟粗堪贊。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遠離塵世的道士生活以及與自然的交織。
詩中以"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來描述清遠道士避世修行的背景。"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則表達了雖然生活簡樸,但清凈的修行環境。接下來的詩句借助意象來描繪寺廟的景色,如"石澀古鐵鉎"和"嵐重輕埃漫",讓人感受到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氛圍。
詩中也描繪了寺廟內的景物,如"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將讀者帶入一個幽靜的山間小徑。"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則展現了寺廟周圍的自然生態,充滿了生機。
詩的后半部分寫道"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形容了猿猴歸巢的景象,表達了寺廟內外的寧靜和和諧。"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則將讀者帶入夜晚,描述了蟾蜍鳴叫的場景。
詩的最后兩句"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表達了作者懷念文學的情感,借此表達了對自然和寺廟生活的贊美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清遠道士在虎丘寺的生活,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清靜生活的向往和贊美之情。
“諸蘿幄幕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hé hǔ qiū sì qīng yuǎn dào shì shī
追和虎丘寺清遠道士詩
chéng dào zì shuāi zhōu, bì shì qióng yán hàn.
成道自衰周,避世窮炎漢。
jīng qǐ suī yún gěng, yān xiá shàng róng cuàn.
荊杞雖云梗,煙霞尚容竄。
zī cén xìn líng yì, wú huái qiè liú wán.
茲岑信靈異,吾懷愜流玩。
shí sè gǔ tiě shēng, lán zhòng qīng āi màn.
石澀古鐵鉎,嵐重輕埃漫。
sōng gāo nì yōu jìng, píng mò zhe gū àn.
松膏膩幽徑,蘋沫著孤岸。
zhū luó wò mù àn, zhòng niǎo táo páo luàn.
諸蘿幄幕暗,眾鳥陶匏亂。
yán xià dì zhōng xīn, hǎi guāng tiān yī bàn.
巖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xuán yuán háng liè guī, bái yún cì dì sàn.
玄猿行列歸,白云次第散。
chán chú shēng xī jǐng, hàng xiè yú qīng dàn.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fēng rì cǎi yōu shén, mò kè xué líng hàn.
風日采幽什,墨客學靈翰。
jiē yǔ mù sī wén, yī yǒng fù sān tàn.
嗟予慕斯文,一詠復三嘆。
xiǎn huì suī bù tóng, zī yín cū kān zàn.
顯晦雖不同,茲吟粗堪贊。
“諸蘿幄幕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