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年自為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年自為伐”全詩
至老未息肩,至今無病骨。
家風是林嶺,世祿為薇蕨。
所以兩大夫,天年自為伐。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叟》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樵叟
不曾照青鏡,豈解傷華發。
至老未息肩,至今無病骨。
家風是林嶺,世祿為薇蕨。
所以兩大夫,天年自為伐。
【譯文】
樵叟
未曾照過青鏡,怎能看到華發憔悴的樣子。
年紀已老卻沒有停止勞作,至今仍然健壯無病。
我家風格如同山林,對世間的財富不關心。
因此我和家中兩個年輕人,能過上安靜的晚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樵叟(即伐木者)的經歷為主題,描繪了他勤勞的生活態度和樸素的生活習慣。樵叟在鏡中沒有看到自己白發的樣子,說明他從未過于關注外貌,而是專注于自己的勞動和生活。盡管年紀已經很大,但他依然堅持勞作,保持了良好的身體狀況。詩中提到他家風如同山林,世祿財富對他來說毫無吸引力,說明他對物質享受不感興趣,更注重內心的寧靜和簡樸的生活。最后,詩人以兩個年輕人為對比,暗示樵叟過上了他理想中的安靜晚年生活。
這首詩通過描繪樵叟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展現了詩人對勞動和樸素生活的贊美。樵叟的堅持和安靜的晚年生活成為了一種理想,穩重、自律和樸素的品質也被賦予了深層的意義。這首詩表達了對真實自然的追求和對純樸生活的向往,呼應了唐代士人文化中的一些價值觀。
“天年自為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lǔ wàng qiáo rén shí yǒng qiáo sǒu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叟
bù céng zhào qīng jìng, qǐ jiě shāng huá fà.
不曾照青鏡,豈解傷華發。
zhì lǎo wèi xī jiān, zhì jīn wú bìng gǔ.
至老未息肩,至今無病骨。
jiā fēng shì lín lǐng, shì lù wèi wēi jué.
家風是林嶺,世祿為薇蕨。
suǒ yǐ liǎng dài fū, tiān nián zì wèi fá.
所以兩大夫,天年自為伐。
“天年自為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