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白衣聲過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為白衣聲過重”全詩
只為白衣聲過重,且非青漢路難通。
貴侯待寫過門下,詞客偷名入卷中。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歿負春風。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傷盧獻秀才(獻有《愍征賦》一卷,人為作注)》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盧獻秀才》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獻上《愍征賦》一卷,憐憫南征新進士要上天,
一篇詩怎可比左太沖之聲?
只因為無功而得官衣,竟有如此輕重。
且不是真正的御內人,
又不是真正的通過龍門路。
貴侯雖然待我進入門下,
卻有文人隱約偷藏我的名字在卷中。
握著桂枝的手卻嫌棄它沒有折斷,
寧愿背著春風去死。
詩意:
這首詩詞是皮日休自嘲詩,表達了他對自己才華被忽視的懊悔與無奈之情。詩中他以獻上《愍征賦》一卷稱愿望,希望能夠得到重用升官。但他卻自知沒有真功實績,只是靠衣著的輕重來得到賞識,因此感嘆說即使文人詞客對他的詩文稱頌,也只是偷偷放在卷冊之中,不會真正得到重視。詩中還暗示了自己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認為紛紛擁入朝門的文人并非真正有才華,而是通過其他手段得到賞識。最后一句用“負春風”來表達自己對官場的無奈和放棄。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低沉的語調,表達了詩人在官場上遭受冷落,寂寞無望的心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盧”,暗示自己被賤視而無法得到重用。他愿意以詩文表達自己的才情,卻只能默默地存在于卷冊之中,得不到真正的認可和賞識。詩詞以淡然自嘲的口吻,揭示了唐代官場風氣腐敗、世風日下的現狀,對虛偽和功利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批判。整首詩詞以悲憤的情緒貫穿,透露出詩人對理想被糟踏和現實的無力感。
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了解到唐代官場的黑暗和文人的無奈。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將社會現象和個人遭遇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示了皮日休對官場虛偽和浮華的批判態度,以及對真正文人的自我反思和追求真實的渴望。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揭示社會弊端,既表達了詩人的痛苦,也抒發了他對正直和真實的追求。
“只為白衣聲過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lú xiàn xiù cái xiàn yǒu mǐn zhēng fù yī juàn, rén wéi zuò zhù
傷盧獻秀才(獻有《愍征賦》一卷,人為作注)
mǐn zhēng xīn jià yù líng kōng, yī shǒu kān qī zuǒ tài chòng.
愍征新價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沖。
zhǐ wèi bái yī shēng guò zhòng,
只為白衣聲過重,
qiě fēi qīng hàn lù nán tōng.
且非青漢路難通。
guì hóu dài xiě guò mén xià, cí kè tōu míng rù juǎn zhōng.
貴侯待寫過門下,詞客偷名入卷中。
shǒu nòng guì zhī xián bù zhé, zhí jiào shēn mò fù chūn fēng.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歿負春風。
“只為白衣聲過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