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青石作綠冰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青石作綠冰姿”全詩
拘律樹邊齋散后,提羅花下洗來時。
乳麋味斷中天覺,麥麨香消大劫知。
從此共君新頂戴,斜風應不等閑吹。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開元寺佛缽詩》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帝青石,仿佛綠色的冰雕姿態,曾經被金人親自執過。拘律樹旁,禪房散去后,佛缽在提羅花下洗滌過。晨曦散去,低垂的乳麋香味消散在天空中,麥麨香氣如此馥郁,似乎消弭了巨大的劫難。從此以后,與君共享新的榮耀,承受不同尋常的斜風。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佛寺的贊美和向往之情。開元寺是唐朝時期的一座著名佛寺,作者以美麗的形象描述了佛缽的外觀,表達了對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對佛法的推崇。同時,通過描寫洗佛缽的場景,傳達了一種洗滌心靈、凈化心境的意境,表達了對修行的向往和追求。作者還通過描寫花香、風景,以及寫意的表現手法,將詩情融入自然景色之中,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賞析:
《開元寺佛缽詩》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詠史詩,描繪了作者對開元寺佛缽的崇拜之情。詩中運用了多種寫景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佛缽的美態和莊嚴威儀,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通過描寫佛缽洗滌的場景,表達了對佛法的追求和對心靈凈化的向往之情。詩中的自然景色與修行的意境相融合,既展示了作者的詩才,又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想象。整首詩以肅穆莊嚴的筆調,傳遞了對佛教信仰的敬意,展示了唐代士人的宗教情懷和審美追求。
“帝青石作綠冰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āi yuán sì fú bō shī
開元寺佛缽詩
dì qīng shí zuō lǜ bīng zī, céng dé jīn rén shǒu zì chí.
帝青石作綠冰姿,曾得金人手自持。
jū lǜ shù biān zhāi sàn hòu,
拘律樹邊齋散后,
tí luó huā xià xǐ lái shí.
提羅花下洗來時。
rǔ mí wèi duàn zhōng tiān jué, mài chǎo xiāng xiāo dà jié zhī.
乳麋味斷中天覺,麥麨香消大劫知。
cóng cǐ gòng jūn xīn dǐng dài, xié fēng yīng bù děng xián chuī.
從此共君新頂戴,斜風應不等閑吹。
“帝青石作綠冰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