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共傷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對共傷心”全詩
唯馀卷書草,相對共傷心。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傷小女》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小女
一歲猶未滿,九泉何太深。
唯馀卷書草,相對共傷心。
中文譯文:
傷小女
才一歲還不到,深埋九泉為何。
只剩卷書的草,彼此相對共傷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作品,表達了對早逝兒童的哀傷之情。
詩中通過“一歲猶未滿,九泉何太深”這兩句,直接描述了小女孩年紀尚幼就早逝的悲劇。使用了“一歲猶未滿”一詞,強調了她的幼小年紀和生命的短暫。而“九泉何太深”則用來形容她的死亡之深遠,九泉指的是地底下的墳墓,用來象征死亡和陰間。
而“唯馀卷書草,相對共傷心”這兩句則暗示了詩人的痛苦和悔恨。詩人提到了“卷書草”,表達了小女孩未完成的學業和無法實現的未來。他們在對望時,彼此分享了內心的傷痛。
整首詩通過簡短的句子,將悲痛的情感表達得深沉而含蓄。通過描繪早逝的小女孩以及詩人的悔恨和思念,詩詞傳達了生命的短暫和人生的無奈。詩人的哀傷之情也引發了讀者的共鳴,使人們對于早逝的兒童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思考。
“相對共傷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xiǎo nǚ
傷小女
yī suì yóu wèi mǎn, jiǔ quán hé tài shēn.
一歲猶未滿,九泉何太深。
wéi yú juǎn shū cǎo, xiāng duì gòng shāng xīn.
唯馀卷書草,相對共傷心。
“相對共傷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