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秋聲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上秋聲起”全詩
莫言春繭薄,猶有萬重思。
鏤出容刀飾,親逢巧笑難。
日中騷客佩,爭奈即闌干。
江上秋聲起,從來浪得名。
逆風猶掛席,若不會凡情。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和魯望風人詩三首》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魯望風人詩三首》是唐代皮日休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刻石書離恨,因成別后悲。
莫言春繭薄,猶有萬重思。
鏤出容刀飾,親逢巧笑難。
日中騷客佩,爭奈即闌干。
江上秋聲起,從來浪得名。
逆風猶掛席,若不會凡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魯望風離別后的憂傷和思念之情。在魯望風離別之時,詩人刻上了離別的文句,這個離別引發了深深的悲傷。詩人告誡別人不要輕忽離別之痛,即使春天的繭也薄弱,但思念之情依然千重萬緒。魯望風離去后,詩人鏤出容刀并裝飾其中,可是當他再次遇到對方時,她已經變得難以親近,無法再享受舊日的歡笑。白天時,他聽到了行走者佩戴著的小鈴聲,但他無法抵擋離去的悲傷。江上的秋聲一直傳來,這使得人們尊敬他的名頭。然而,逆風仍然讓人帶上兩袖寒涼,就像他之前的遭遇一樣,如果他再次遇到愛人,他可能不會處理好這樣的感情。
賞析:
這首詩以精短的語言展示了離別和思念的情感。通過詩人對離別的深沉悲傷和無盡思念的描繪,詩詞傳達了人們在別離時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困擾。詩中的比喻和意象豐富,真實地反映了人類的情感和心理狀態。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和魯望風的親密關系的細節,強調了再次相遇時的變化和隔閡。同時,談論逆境和挫折也為詩中的離別增添了額外的層次。整首詩充滿了憂傷和無助的氛圍,展現了人類情感世界的復雜性。
“江上秋聲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ǔ wàng fēng rén shī sān shǒu
和魯望風人詩三首
kè shí shū lí hèn, yīn chéng bié hòu bēi.
刻石書離恨,因成別后悲。
mò yán chūn jiǎn báo, yóu yǒu wàn zhòng sī.
莫言春繭薄,猶有萬重思。
lòu chū róng dāo shì, qīn féng qiǎo xiào nán.
鏤出容刀飾,親逢巧笑難。
rì zhōng sāo kè pèi, zhēng nài jí lán gān.
日中騷客佩,爭奈即闌干。
jiāng shàng qiū shēng qǐ, cóng lái làng dé míng.
江上秋聲起,從來浪得名。
nì fēng yóu guà xí, ruò bú huì fán qíng.
逆風猶掛席,若不會凡情。
“江上秋聲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