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聲聲打石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子聲聲打石床”全詩
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惠山聽松庵》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惠山聽松庵》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
千片荷葉散香氣,金剎半山映方塘。
殿前夕陽高風起,松子聲聲撞石床。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色宜人的場景:在惠山的一個松庵中,千片荷葉飄散著香氣,金剎廟宇聳立在半山腰上,與方塘倒映形成美妙的景象。在傍晚,宮殿前的夕陽灑下,高風吹起,松子不斷地撞擊著石床,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這首詩詞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意境。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惠山的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荷葉散發出芬芳的氣息,金剎廟宇與方塘的景色相得益彰,讓人感受到寧靜和寂靜的美。同時,夕陽的灑落和風的吹拂,以及松子撞擊石床的聲音,為詩詞增添了動感和音樂感。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美好和舒適的感覺。
這首詩詞特點鮮明,描繪細致入微,并通過描寫松庵的景色和聲音,帶領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同時,這首詩詞也具有音樂性,通過聲音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美妙的節奏和韻律感。
“松子聲聲打石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shān tīng sōng ān
惠山聽松庵
qiān yè lián huā jiù yǒu xiāng, bàn shān jīn shā zhào fāng táng.
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
diàn qián rì mù gāo fēng qǐ, sōng zǐ shēng shēng dǎ shí chuáng.
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
“松子聲聲打石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