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鄰銅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鳳鄰銅雀”全詩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作者簡介(王勃)
銅雀妓二首鑒賞
《銅雀妓》是樂府詩題名,也叫《銅雀臺》。銅雀原名榭臺,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造,臺上有銅鑄大雀。《銅雀妓》詩,多是憑吊懷古或詠史之作。據《鄴都故事》記載,曹操命其子將其葬在鄴之西崗;妾妓都住在銅雀臺上,早晚設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靈帳前奏樂祭禮;諸子也經常登臺瞻望西陵墓田。
王勃的《銅雀妓二首》是“裁樂府以入律”的。這兩首五言律詩都描寫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在其中,詩人對終身被幽禁于深宮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第二首開頭“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是以歌妓的口吻感嘆自己的不幸身世,使沉郁悲涼的氣氛一開始就籠罩了全篇。據史書記載,銅雀臺很高,上有宮房一百二十間,歌妓們被關閉在重重宮門之中。這里的“閉”字表現出了深宮里歌妓沒有自由的痛苦。頷聯“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進一步描寫歌妓內心的孤寂。
她們本來是用自己的姿色、技藝娛樂君王,博取君王的歡心的。而此時就連這樣的機會也已經結束了。曹操死了,還為誰歌舞,為誰修飾容貌呢!然而她們仍然得按照曹操的遺命,“每月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樂”,為曹操的“魂靈”歌舞。這更可悲。君王就連死后都操縱著她們的命運,她們唯有終老宮中,永不得見天日,其中悲苦可想而知。頸聯“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是寫歌妓沒有任何希冀,在死寂絕望的心情中,心灰意懶,華貴的鋪蓋沒人再折疊,綾羅的衣裙也不想再縫制,“誰再縫”的“誰”字用得好,以疑問代詞代替否定詞與上句的“不”字相對,含意雙關而有力。“誰”實為“人人”,說明有這樣命運的人很多失去自由,沒有歡樂沒有理想,雖生猶死。尾聯“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承上聯之意而作結,言有盡而意無窮。此恨綿綿,歌妓在那高入云霄的銅雀臺上放眼遠眺,只看到西陵蒼松翠柏,不覺凄然淚下。
詩人寫《銅雀妓》詩,是為了以古喻今,針對當時幽深的宮廷生活有感而發的,通過生動的形象抒發對歷史事實的評價,借曹事以諷唐,“用意隱然,最為得體。”此詩不同于一般的憑吊懷古詩,對于史事不著力顯微闡幽,而能別寓興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議論,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嘆自哀,真情實感,分外動人。
“金鳳鄰銅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què jì èr shǒu
銅雀妓二首
jīn fèng lín tóng què, zhāng hé wàng yè chéng.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jūn wáng wú chǔ suǒ, tái xiè ruò píng shēng.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wǔ xí fēn hé jiù, gē liáng yǎn wèi qīng.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xī líng sōng jiǎ lěng, shuí jiàn qǐ luó qíng.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qiè běn shēn gōng jì, céng chéng bì jiǔ zhòng.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jūn wáng huān ài jǐn, gē wǔ wèi shuí róng.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jǐn qīn bù fù bì, luó yī shuí zài fèng.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gāo tái xī běi wàng, liú tì xiàng qīng sōng.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金鳳鄰銅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