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萬里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須萬里外”全詩
雁寒猶憶侶,人病更離家。
短鬢看成雪,雙眸舊有花。
何須萬里外,即此是天涯。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村中晚望》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中晚望》是陸龜蒙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這首詩詞以家鄉村莊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晚上黃昏時分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抱著拐杖立在柴門前,
江村太陽逐漸西斜。
寒冷的候鳥依然記得伴侶,
離家的人因病更加困擾。
短發已經變成了雪,
雙眼依舊有著花的光彩。
為什么要遠離家鄉萬里,
當此地就是天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平凡而寂寥的農村晚景。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對家鄉、對離鄉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勾勒出了歲月流轉中人生的無常和變化。
詩中的“抱著拐杖立在柴門前,江村太陽逐漸西斜”展示了一個老者的身影,他在傍晚時分,靜靜地站在家門前。柴門、江村和斜陽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幅寧靜而寒冷的冬日景象。
詩中的“寒冷的候鳥依然記得伴侶,離家的人因病更加困擾”表達了詩人對離鄉之人和候鳥的關注和思念之情。候鳥作為冬季遷徙動物,但仍保持著對伴侶的記憶和思念,反映出詩人對友情和親情的珍重;而離家的人則因病更加困擾,進一步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常。
詩中的“短發已經變成了雪,雙眼依舊有著花的光彩”,通過描述詩人已經年老的容顏,同時又提到他依然保持著內心的光明和熱情,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堅持和積極的態度。
最后兩句“為什么要遠離家鄉萬里,當此地就是天涯”,表達了對離鄉之人的疑問和思考。詩人認為,當身處異鄉之時,此時此地即是天涯,為何還要遠離家鄉萬里,反映了詩人對離鄉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離鄉之舉的疑惑。
總體而言,《村中晚望》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寥而平凡的村莊晚景,反映了作者對故鄉和離鄉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歲月流轉和生活變化的無常。
“何須萬里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zhōng wǎn wàng
村中晚望
bào zhàng zhài mén lì, jiāng cūn rì yì xié.
抱杖柴門立,江村日易斜。
yàn hán yóu yì lǚ, rén bìng gèng lí jiā.
雁寒猶憶侶,人病更離家。
duǎn bìn kàn chéng xuě, shuāng móu jiù yǒu huā.
短鬢看成雪,雙眸舊有花。
hé xū wàn lǐ wài, jí cǐ shì tiān yá.
何須萬里外,即此是天涯。
“何須萬里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