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樹色如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寒樹色如消”全詩
目送回汀隱隱,心隨掛鹿搖搖。
白蔣知秋露裛,青楓欲暮煙饒。
莫問吳趨行樂,酒旗竿倚河橋。
把釣絲隨浪遠,采蓮衣染香濃。
綠倒紅飄欲盡,風斜雨細相逢。
斷岸沈漁uNuO,鄰村送客fsfp.
即是清霜剖野,乘閑莫厭來重。
分類:
作者簡介(陸龜蒙)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后隱居松江甫里,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和胥口即事》陸龜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胥口即事》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作者在雨后觀賞山色和寒天樹色時的心境,以及對生活中瑣碎事物的感慨和體驗。
詩人描述了雨后山容如動、天寒樹色如消的景象。他目送回流的水流隱隱,心隨著山上掛鹿的搖擺而顫動。白蔣知秋露沾濕了裛衣,青楓欲入夜晚的煙霧覆蓋。詩人告訴讀者不要問吳趨的行樂,酒旗竿依靠在河橋邊。他把拋釣線隨著浪涌遠去,采蓮之時又染上了香濃。綠葉倒影紅花飄落得近乎盡,風斜細雨相逢。斷岸上的沈漁,鄰村送客即將離去。這都是清霜切割開來的田野,閑暇時光別厭倦地追尋這些趣事。
這首詩通過描述雨后的山景和寒冷的天氣,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寂靜的自然景象。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微小事物的關注和思考,通過這些瑣碎的生活細節,賦予了詩歌深刻的內涵和情感,展示了詩人對生命與自然的感悟和體驗。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線,以作者細膩的觀察和感受為基礎,展現了作者對生活中的瑣事的關注和思考,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這種對自然景象及生活瑣事的細膩描繪和思考,顯示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天寒樹色如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ū kǒu jí shì
和胥口即事
yǔ hòu shān róng ruò dòng, tiān hán shù sè rú xiāo.
雨后山容若動,天寒樹色如消。
mù sòng huí tīng yǐn yǐn,
目送回汀隱隱,
xīn suí guà lù yáo yáo.
心隨掛鹿搖搖。
bái jiǎng zhī qiū lù yì, qīng fēng yù mù yān ráo.
白蔣知秋露裛,青楓欲暮煙饒。
mò wèn wú qū xíng lè, jiǔ qí gān yǐ hé qiáo.
莫問吳趨行樂,酒旗竿倚河橋。
bǎ diào sī suí làng yuǎn, cǎi lián yī rǎn xiāng nóng.
把釣絲隨浪遠,采蓮衣染香濃。
lǜ dào hóng piāo yù jǐn,
綠倒紅飄欲盡,
fēng xié yǔ xì xiāng féng.
風斜雨細相逢。
duàn àn shěn yú uNuO, lín cūn sòng kè fsfp.
斷岸沈漁uNuO,鄰村送客fsfp.
jí shì qīng shuāng pōu yě, chéng xián mò yàn lái zhòng.
即是清霜剖野,乘閑莫厭來重。
“天寒樹色如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