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懷同客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傷懷同客處”全詩
草嫩侵沙短,冰輕著雨消。
風光知可愛,容發不相饒。
早晚丹丘去,飛書肯見招。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早春》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春天的早晨,我傷感地與同樣寄居外地的友人分別,雖然我眼睛生了病,但是我看到了美麗的花朵。嫩綠的草地很快侵蝕了沙地,冰雨融化得很輕。美麗的景色讓我感到可愛,但是我的容貌卻沒有改變。早晚我還是要離開這里,不知道我寄出的信能否得到回音。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早春時節的傷感情懷和對美景的領會。詩人身處異鄉,與同樣離家的友人分別,雖然有眼疾之病,但是依然能夠欣賞到春日的美麗風景。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同時也暗示了自己的不幸和寂寞。詩人對美景的贊美與對自身境況的反差,展現了內心的憂愁和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將來的期待和疑慮。
賞析:
這首詩雖然只有八句,但通過精練的語言和簡潔的描寫,將詩人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通過描繪眼病所限制的視野和身處異鄉的寂寞感,展示了他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與此同時,詩人也用淡然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概括,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整首詩主題鮮明,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傷懷同客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chūn
早春
shāng huái tóng kè chù, bìng yǎn què huā zhāo.
傷懷同客處,病眼卻花朝。
cǎo nèn qīn shā duǎn, bīng qīng zhe yǔ xiāo.
草嫩侵沙短,冰輕著雨消。
fēng guāng zhī kě ài, róng fā bù xiāng ráo.
風光知可愛,容發不相饒。
zǎo wǎn dān qiū qù, fēi shū kěn jiàn zhāo.
早晚丹丘去,飛書肯見招。
“傷懷同客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