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綠荷承早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扶起綠荷承早露”全詩
扶起綠荷承早露,驚回白鳥入殘陽。
久無書去干時貴,時有僧來自故鄉。
不用名山訪真訣,退休便是養生方。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華下》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華下》
籜冠新帶步池塘,
逸韻偏宜夏景長。
扶起綠荷承早露,
驚回白鳥入殘陽。
久無書去干時貴,
時有僧來自故鄉。
不用名山訪真訣,
退休便是養生方。
譯文:
舞著籜冠,踏著新腰帶,走過池塘,
獨特的韻味特別適合夏季景色長久。
扶起綠色的荷葉,接受清晨的露水滋潤,
驚起白色的鳥兒,它們飛入殘陽之中。
很久沒有親自書寫字句,現在的時間變得更加寶貴,
偶爾會有僧人從故鄉來。
不需要專門去名山求取真諦,
退休之后便是養生的法則。
詩意和賞析:
《華下》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一首詩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個人情懷,展現了作者心靈的寧靜和對退休生活的向往。
詩歌的開頭以華麗的形象描繪了一個人穿著籜冠、腰帶的樣子,踏著青石,走過池塘。這里描繪的是一個閑暇自得的場景,給人一種優雅從容的感覺。
接下來的句子中,詩人以幾個簡潔的動作和景物描寫,將夏日的美景展現出來。他扶起綠色的荷葉,感受清晨的露水沾濕在手上,被驚起的白鳥穿過夕陽的余暉。這里的描寫深入人心,讓人感受到筆下景物的美麗和生動。
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久不下筆的心情和對時間的珍惜。強調了書寫的重要性,也點明了書寫對他而言的稀缺。而后,詩人提到了有時會有僧人從故鄉來訪,這暗示了作者對故鄉情感的思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退休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他認為不需要去名山尋找真諦,退休之后享受簡單的養生方式就足夠了。這里充滿了對寧靜和生活自在的向往,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的意境。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安閑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對時間珍貴的思考。詩歌淡雅而富有詩情畫意,給人以放松和思考的空間。
“扶起綠荷承早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 xià
華下
tuò guān xīn dài bù chí táng, yì yùn piān yí xià jǐng zhǎng.
籜冠新帶步池塘,逸韻偏宜夏景長。
fú qǐ lǜ hé chéng zǎo lù,
扶起綠荷承早露,
jīng huí bái niǎo rù cán yáng.
驚回白鳥入殘陽。
jiǔ wú shū qù gàn shí guì, shí yǒu sēng lái zì gù xiāng.
久無書去干時貴,時有僧來自故鄉。
bù yòng míng shān fǎng zhēn jué, tuì xiū biàn shì yǎng shēng fāng.
不用名山訪真訣,退休便是養生方。
“扶起綠荷承早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