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未到已登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陽未到已登臨”全詩
客舍喜逢連日雨,家山似響隔河砧。
亂來已失耕桑計,病后休論濟活心。
自賀逢時能自棄,歸鞭唯拍馬韉吟。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丁巳重陽》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丁巳重陽》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為司空圖。該詩以重陽節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節日的期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為《丁巳重陽》: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客舍喜逢連日雨,家山似響隔河砧。亂來已失耕桑計,病后休論濟活心。自賀逢時能自棄,歸鞭唯拍馬韉吟。
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重陽節的期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在重陽節還未到來之前,就已經登上山頂,尋覓到一個孤零零的黃花,自己釀制酒來享受這個節日。詩人在客舍中欣喜地遇到連續下了幾日的雨,這樣的雨水讓他想起家鄉的山水聲音隔著河流傳來。詩人意指自己早年受亂局影響失去了務農生計,且經過一場病后不能再憂慮生計的問題。于是,他慶幸能夠遇到這個節日,同時也表示自己不再奢望能夠活得很好,只是能安然歸家,揚起馬鞭唱起馬韉吟。
這首詩詞形式簡潔優美,通過描繪孤芳自賞的景象,表達了對節日的期待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作者將自己的經歷與節日相結合,以詩人的感受抒發了對家鄉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意境悠遠,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重陽未到已登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īng sì chóng yáng
丁巳重陽
chóng yáng wèi dào yǐ dēng lín, tàn dé huáng huā qiě dú zhēn.
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
kè shè xǐ féng lián rì yǔ,
客舍喜逢連日雨,
jiā shān shì xiǎng gé hé zhēn.
家山似響隔河砧。
luàn lái yǐ shī gēng sāng jì, bìng hòu xiū lùn jì huó xīn.
亂來已失耕桑計,病后休論濟活心。
zì hè féng shí néng zì qì, guī biān wéi pāi mǎ jiān yín.
自賀逢時能自棄,歸鞭唯拍馬韉吟。
“重陽未到已登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