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坐橫枝亦向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偏坐橫枝亦向人”出自唐代司空圖的《鸝》,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piān zuò héng zhī yì xiàng rén,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偏坐橫枝亦向人”全詩
《鸝》
不是流鶯獨占春,林間彩翠四時新。
應知擬上屏風畫,偏坐橫枝亦向人。
應知擬上屏風畫,偏坐橫枝亦向人。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鸝》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鸝》是唐代詩人司空圖的作品,詩意表達了不是流鶯獨占春,林間彩翠四時新的主題。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并不是只有流鶯獨自占據了春天,
林間的彩色和翠綠在四季中始終新鮮。
你應該知道,我是為了裝飾在屏風上,
所以我的姿態也向人們傾斜。
這首詩詞以蟲鳥鳴唱的方式,通過描繪小鳥鸝鳥在不同季節里的鮮活活力和美麗色彩,表達了一種豐富而多彩的自然景觀。流鶯一直以來都是春天的代表,而作者在詩中通過提到鸝鳥,強調了其他季節的美麗和春天以外的寒暑的美麗。
詩人司空圖將鸝鳥描繪成了一種裝飾,象征著美的存在。他希望人們能夠欣賞自然美,感受到生活中美麗的細節。通過描寫鸝鳥,他向讀者傳達了對自然與藝術的共鳴,讓人們在欣賞美麗事物的同時,也能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美的一部分。
“偏坐橫枝亦向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
鸝
bú shì liú yīng dú zhàn chūn, lín jiān cǎi cuì sì shí xīn.
不是流鶯獨占春,林間彩翠四時新。
yīng zhī nǐ shàng píng fēng huà, piān zuò héng zhī yì xiàng rén.
應知擬上屏風畫,偏坐橫枝亦向人。
“偏坐橫枝亦向人”平仄韻腳
拼音:piān zuò héng zhī yì xiàng ré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偏坐橫枝亦向人”的相關詩句
“偏坐橫枝亦向人”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偏坐橫枝亦向人”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偏坐橫枝亦向人”出自司空圖的 《鸝》,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