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衿紅觜便知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衿紅觜便知機”全詩
只為從來偏護惜,窗前今賀主人歸。
山中只是惜珍禽,語不分明識爾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臺今筑幾千金。
阻他羅網到柴扉,不奈偷倉雀轉肥。
賴爾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歸。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喜山鵲初歸三首》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喜山鵲初歸三首》
作者:司空圖
朝代:唐代
翠衿紅觜便知機,
久避重羅穩處飛。
只為從來偏護惜,
窗前今賀主人歸。
山中只是惜珍禽,
語不分明識爾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
燕臺今筑幾千金。
阻他羅網到柴扉,
不奈偷倉雀轉肥。
賴爾林塘添景趣,
剩留山果引教歸。
中文譯文:
翠綠的羽衣,紅亮的嘴巴就能了解它的心機,
它久居于華麗的羅裙中,如今穩定地飛回來了。
只因為一直隱居,它特別珍視著這個窗前的主人歸。
山中的鳥兒只會珍惜自家的同伴,
它們的語言不通,無法了解你的心思。
如果能讓它講解天下大事,
就能筑起千金之臺,如今卻被障礙住了。
阻擋它的是織席羅網,它無法到你的柴扉。
可惜竊賊麻雀變得太肥,
還好你山間的果園景色引導它回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的喜鵲歸巢的場景。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將喜鵲的形象描繪得生動可愛。喜鵲在長時間的隱居后,如今穩定地飛回窗前賀主人歸。山中的鳥兒只與自己的同類互動,互相保護珍視,它們的語言無法傳達對人類的關心。如果它們能了解并講述天下大事,就可以在世間建起千金之臺。然而,喜鵲們被羅網所阻礙,無法進入主人的柴扉。而且,倉儲儲藏的諂媚麻雀變得太肥,無法飛回家中。幸好,林中的果樹引導喜鵲們歸巢。
這首詩通過喜鵲的歸巢之事,展現了對喜鵲的喜愛和對自然界的渴望。喜鵲憑借自身的智慧和機敏,順利地歸巢,而人類則因為各種障礙而難以回到自己的家園。同時,詩中也反映了喜鵲與麻雀的對比,以及山中的自然景致的美妙。整首詩情感平和,言簡意賅,帶有深厚的人文情懷。
“翠衿紅觜便知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shān què chū guī sān shǒu
喜山鵲初歸三首
cuì jīn hóng zī biàn zhī jī, jiǔ bì zhòng luó wěn chù fēi.
翠衿紅觜便知機,久避重羅穩處飛。
zhǐ wèi cóng lái piān hù xī, chuāng qián jīn hè zhǔ rén guī.
只為從來偏護惜,窗前今賀主人歸。
shān zhōng zhǐ shì xī zhēn qín, yǔ bù fēn míng shí ěr xīn.
山中只是惜珍禽,語不分明識爾心。
ruò shǐ jiě yán tiān xià shì, yàn tái jīn zhù jǐ qiān jīn.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臺今筑幾千金。
zǔ tā luó wǎng dào chái fēi, bù nài tōu cāng què zhuǎn féi.
阻他羅網到柴扉,不奈偷倉雀轉肥。
lài ěr lín táng tiān jǐng qù, shèng liú shān guǒ yǐn jiào guī.
賴爾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歸。
“翠衿紅觜便知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