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大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吞吐大荒”全詩
由道返氣,處得以狂。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詩品二十四則·豪放》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品二十四則·豪放》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一首詩詞。此詩以豪放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豪情和對力量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觀花匪禁,吞吐大荒。
看花朵非常壯觀,見證了大地的繁榮景象。
由道返氣,處得以狂。
通過追尋道德回歸本性,才能真正發揮內在的激情。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
天空中的風力洶涌澎湃,海洋和山川浩渺蒼茫。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真正的力量彌漫在四周,與萬物相輔相成。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
向前召喚三星降臨,后引領鳳凰的歸來。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黎明時分駕馭六龍,洗滌足跡于日本。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力量的崇敬。詩詞以簡練有力的語言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象,詩意豪放,氣勢磅礴。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作者表達了他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激情的追求。整首詩詞充滿了豪情壯志,展現了作者豪放奔放的個性和對生命力量的贊美。這首詩詞給人一種力量與自由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恢弘壯麗和人與自然融合的美好。
“吞吐大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pǐn èr shí sì zé háo fàng
詩品二十四則·豪放
guān huā fěi jìn, tūn tǔ dà huāng.
觀花匪禁,吞吐大荒。
yóu dào fǎn qì, chù dé yǐ kuáng.
由道返氣,處得以狂。
tiān fēng làng làng, hǎi shān cāng cāng.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
zhēn lì mí mǎn, wàn xiàng zài páng.
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qián zhāo sān chén, hòu yǐn fèng huáng.
前招三辰,后引鳳凰。
xiǎo cè liù áo, zhuó zú fú sāng.
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吞吐大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