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臺閣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郡齋臺閣滿”全詩
城遷周古鼎,地列漢諸陵。
日送歸朝客,時招住岳僧。
郡齋臺閣滿,公退即吟登。
作者簡介(周繇)
周繇(841年-912年),字為憲,池州(今屬安徽)人(唐才子傳作江南人,此從唐詩紀事)。晚唐詩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貧,工吟詠,時號為“詩禪”。與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舉進士及第。調福昌縣尉,遷建德令。后辟襄陽徐商幕府,檢校御史中丞。著有詩集《唐才子傳》傳世。《全唐詩》收有繇詩一卷共22首。
《送洛陽崔員外》周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送洛陽的崔員外
塞外的國策除卻嵩洛,觀望圖畫可以看到興衰。城市遷徙,尋找周朝的古鼎,大地以上接列著漢朝的諸陵。日日送行的歸朝客,不時招來住在岳山的僧人。郡齋的臺閣里人滿為患,公退了便吟詠登高。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洛陽崔員外的情景。詩中通過觀望圖畫,表達了對國家興衰的思考。城市的變遷和歷史的沉淀,增添了一種歷史氣息。作者還描繪了日日送行的歸朝客和住在岳山的僧人,展現了人們對崔員外的敬重和贊頌。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場景,通過對城市的遷徙和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塞外和嵩洛、周朝和漢朝進行了對比,展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榮辱興衰。作者對詩中的細節描寫著重,通過對歸朝客和岳山僧人的描繪,展現了對崔員外的敬重和藝術的追求。整首詩充滿了唐代文人的辭章華美之風,流露出對國家和歷史的深情厚意。
“郡齋臺閣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uò yáng cuī yuán wài
送洛陽崔員外
sāi zhào chú sōng luò, guān tú jiàn fèi xìng.
塞詔除嵩洛,觀圖見廢興。
chéng qiān zhōu gǔ dǐng, dì liè hàn zhū líng.
城遷周古鼎,地列漢諸陵。
rì sòng guī cháo kè, shí zhāo zhù yuè sēng.
日送歸朝客,時招住岳僧。
jùn zhāi tái gé mǎn, gōng tuì jí yín dēng.
郡齋臺閣滿,公退即吟登。
“郡齋臺閣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