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中夜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覺中夜起”全詩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作者簡介(聶夷中)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一說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余物。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
《起夜來》聶夷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起夜來》是唐代聶夷中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寫作者夜間起來思念遠方的心情。
詩意是作者心懷遠方的思念之情,如同心中燃燒的火焰,不由自主地夜間起身。作者在夜晚的月光下,站在桃花帶露的地方,感嘆遠方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遠志和追求,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詩中的桃花帶露、月光明亮,構成了一副靜謐的畫面,給人以安寧和寧靜的感覺。
《起夜來》的中文譯文如下: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心中的遠志和思念之情。作者念及遠方時,內心如同被火焰燃燒一般,不由自主地夜間起身。在月光的照耀下,桃花帶露泛泛,作者獨自站立在明亮的夜晚中。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之情和對未知世界的渴望。整首詩情感上緊湊而深沉,通過簡單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詞意境清新,用意明確,讀來令人心生共鳴。通過描寫作者夜間起來思念遠方的情感,展示了人們對遠方的向往和對未知的探索欲望。整個詩詞通過簡潔的文字和描寫,營造出靜謐而美麗的夜晚景象,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癡迷和追求。
“不覺中夜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ǐ yè lái
起夜來
niàn yuǎn xīn rú shāo, bù jué zhōng yè qǐ.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
táo huā dài lù fàn, lì zài yuè míng lǐ.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不覺中夜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