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將去便平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曹公將去便平沈”全詩
每逢奸詐須挼手,真遇英雄始醒心。
王莽弄來曾半破,曹公將去便平沈。
當時虛受君恩者,謾向青編作鬼林。
分類:
作者簡介(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讀漢史》李山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漢史
四百年間反覆尋,
漢家興替好沾襟。
每逢奸詐須挼手,
真遇英雄始醒心。
王莽弄來曾半破,
曹公將去便平沈。
當時虛受君恩者,
謾向青編作鬼林。
中文譯文:
讀取他們的漢史,四百年來反復尋找,
漢家興替讓人深感興奮。
每次碰到奸詐的事情都讓人不安,
而真正遇到英雄才能覺醒。
王莽的統治曾經半破壞了國家,
曹操離去后才會平靜。
那些當時虛偽地受君恩的人,
都在背后議論著鬼林這個編撰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山甫寫的,通過讀漢史,他對漢朝的興衰和歷史人物的評價進行了反思。詩中表達了對歷史的關注和對英雄的贊美。
詩人提到讀取漢史四百年的反復尋找,暗示了他對歷史的深入探索和理解。他對漢家興替的喜悅可見一斑,同時也提到了奸詐和虛偽的事情,表達了對那些阻礙國家發展和損害社會正義的行為的不滿。
詩中還提到了王莽和曹公。王莽是漢代的一個暴政統治者,他的統治被描述為半破壞了國家。而曹公(指曹操)則被描繪為英雄,他的離去使得國家得以平靜。
最后,詩人批評了當時那些虛偽受君恩的人,并將他們稱為鬼林,暗指他們的不實誠。
整首詩傳達了詩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對英雄與奸詐的判斷,對歷史人物與當代人物的對比,以及對社會倫理的反思。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簡練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曹公將去便平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hàn shǐ
讀漢史
sì bǎi nián jiān fǎn fù xún, hàn jiā xīng tì hǎo zhān jīn.
四百年間反覆尋,漢家興替好沾襟。
měi féng jiān zhà xū ruá shǒu,
每逢奸詐須挼手,
zhēn yù yīng xióng shǐ xǐng xīn.
真遇英雄始醒心。
wáng mǎng nòng lái céng bàn pò, cáo gōng jiāng qù biàn píng shěn.
王莽弄來曾半破,曹公將去便平沈。
dāng shí xū shòu jūn ēn zhě, mán xiàng qīng biān zuò guǐ lín.
當時虛受君恩者,謾向青編作鬼林。
“曹公將去便平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