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徒自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思徒自勞”全詩
頻有瓊瑤贈,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態,時許話風騷。
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勞。
分類:
作者簡介(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李山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是唐代詩人李山甫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描寫病榻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棄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身體的無奈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詩中首先描繪了詩人病中的情境:“病來雙樹下,云腳上禪袍。”詩人病榻之下有一對樹木,而云彩低垂下來,仿佛蓋在禪衣上。這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寂寞的心境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頻有瓊瑤贈,空瞻雪月高。”表達出詩人時常收到朋友們送來的美玉、美瑪瑙等珍貴的禮物,但此刻在病榻上,美玉珠寶的美麗已經無法引起詩人的興趣。他只能望著天空中的雪和月亮,尋找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和清凈。
接下來的兩句“已知捐俗態,時許話風騷。”表達了詩人已經徹底拋棄了世俗的庸俗之態,不再與人爭論、周旋。他希望能夠隨心所欲地暢談詩詞,講述風雅之事。
最后兩句“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勞。”表達了詩人因病而無法痊愈,喪失了追求詩詞和美好生活的機會。他想念遠方的親友,卻只能在病榻上自閉自勞。
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世俗的厭棄,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寂寞、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和對自由、清凈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身體和病痛的無奈,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紛繁復雜的情感,展現了唐代詩人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表達能力。
“相思徒自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dá liú shū jì jiàn zèng
病中答劉書記見贈
bìng lái shuāng shù xià, yún jiǎo shàng chán páo.
病來雙樹下,云腳上禪袍。
pín yǒu qióng yáo zèng, kōng zhān xuě yuè gāo.
頻有瓊瑤贈,空瞻雪月高。
yǐ zhī juān sú tài, shí xǔ huà fēng sāo.
已知捐俗態,時許話風騷。
shuāi jí wèi néng qǐ, xiāng sī tú zì láo.
衰疾未能起,相思徒自勞。
“相思徒自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