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獵燕山經幾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校獵燕山經幾春”全詩
年來馬上渾無力,望見飛鴻指似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贈宿將》李山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宿將
校獵燕山經幾春,
雕弓白羽不離身。
年來馬上渾無力,
望見飛鴻指似人。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留宿的將軍
已經過了幾個春天,
經歷過很多次燕山打獵。
弓箭雕刻精美,箭羽潔白,
從未離身過。
這些年來,在馬背上我變得無力,
只能遠遠地望著飛過的大雁,
它指引的方向似乎是人生的意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山甫寫給一位將軍的贈詩。詩人以燕山打獵為背景,通過賦予弓箭和箭羽以象征意義,表達了自己對將軍的敬佩和遠望。
詩中的“校獵燕山”是指將軍在燕山地區進行打獵的經歷,表現了將軍嫻熟的狩獵技巧和軍事能力。將軍手中的“雕弓白羽”象征著他的高尚品德和威嚴的形象,將軍對這把弓箭的珍視可見一斑。詩人將將軍與弓箭融為一體,表達了自己對將軍勇武威嚴的贊美。
然而,將軍的年紀已經不小,久經征戰,身體狀況開始變差,馬上已經不再年輕有力。詩人以“年來馬上渾無力”來表達將軍衰老的狀態,以此突顯他所表達的敬佩之情。
最后兩句“望見飛鴻指似人”,詩人通過大雁的飛行來寓意生命的意義。大雁飛行時排成人字形,受領導的大雁在最前面,指引著方向。詩人將大雁比作人,表示將軍正望著雁飛的方向,寓意著他仍然對人生有著追求和目標。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將軍的威武形象以及將軍漸被時間所逼近的衰老狀態。通過弓箭和大雁的象征意義,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將軍的贊美和思考人生意義的觸動。這首詩給人以深思和思考的空間,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校獵燕山經幾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ù jiàng
贈宿將
xiào liè yān shān jīng jǐ chūn, diāo gōng bái yǔ bù lí shēn.
校獵燕山經幾春,雕弓白羽不離身。
nián lái mǎ shàng hún wú lì, wàng jiàn fēi hóng zhǐ shì rén.
年來馬上渾無力,望見飛鴻指似人。
“校獵燕山經幾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