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萬騎如雷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乘萬騎如雷轉”全詩
千乘萬騎如雷轉,差差清蹕祥云卷。
百司舊分當玉殿,太平官屬無遺彥。
歌鐘沸激香塵散,晨旗隱隱羅軒冕。
周公舊跡生紅蘚,瀍澗波光春照晚。
但聽嵩山萬歲聲,將軍旗鼓何時偃。
分類:
《煌煌京洛行》李咸用 翻譯、賞析和詩意
煌煌京洛行
長安近甸巡游遍,
洛陽尋有黃龍見。
千乘萬騎如雷轉,
差差清蹕祥云卷。
百司舊分當玉殿,
太平官屬無遺彥。
歌鐘沸激香塵散,
晨旗隱隱羅軒冕。
周公舊跡生紅蘚,
瀍澗波光春照晚。
但聽嵩山萬歲聲,
將軍旗鼓何時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長安和洛陽兩座皇城的盛況。詩中描寫了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描述了官員巡游的場景和慶典的盛況。詩人通過描繪千乘萬騎如雷轉的場面,表達了皇城的宏大和官員們的盛裝。清蹕的香云讓人感受到祥和的氛圍,而歌鐘和旗幟的活動則增添了熱鬧和喜慶的氣氛。
詩人還描述了長安和洛陽的文化底蘊。百司之職都集中在玉殿之中,太平的官員們無人被遺忘。這種描述體現了唐代長安和洛陽的繁榮和治理有序。周公的舊跡還生長著紅蘚,瀍澗的波光照亮了春天的夜晚,這些都體現了兩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最后兩句“但聽嵩山萬歲聲,將軍旗鼓何時偃”,則表達了詩人對唐朝的期盼和對將軍們的關注。嵩山的萬歲聲指的是金剛禪師廟來的念經聲,將軍旗鼓則代表軍事力量,詩人希望聽到嵩山的祈福聲音,并期待將軍旗鼓的停止,希望能夠實現太平盛世的愿景。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華麗的語言描繪了唐代長安和洛陽的盛況,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文化底蘊的贊美。
“千乘萬騎如雷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huáng jīng luò xíng
煌煌京洛行
cháng ān jìn diān xún yóu biàn, luò yáng xún yǒu huáng lóng jiàn.
長安近甸巡游遍,洛陽尋有黃龍見。
qiān shèng wàn qí rú léi zhuǎn,
千乘萬騎如雷轉,
chà chà qīng bì xiáng yún juǎn.
差差清蹕祥云卷。
bǎi sī jiù fèn dāng yù diàn, tài píng guān shǔ wú yí yàn.
百司舊分當玉殿,太平官屬無遺彥。
gē zhōng fèi jī xiāng chén sàn, chén qí yǐn yǐn luó xuān miǎn.
歌鐘沸激香塵散,晨旗隱隱羅軒冕。
zhōu gōng jiù jī shēng hóng xiǎn,
周公舊跡生紅蘚,
chán jiàn bō guāng chūn zhào wǎn.
瀍澗波光春照晚。
dàn tīng sōng shān wàn suì shēng, jiāng jūn qí gǔ hé shí yǎn.
但聽嵩山萬歲聲,將軍旗鼓何時偃。
“千乘萬騎如雷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