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盡從難處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事盡從難處得”全詩
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
也知貴賤皆前定,未見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來稀后進,善開金口答公卿。
分類:
《送譚孝廉赴舉》李咸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譚孝廉赴舉
鼓鼙聲里尋詩禮,
戈戟林間入鎬京。
好事盡從難處得,
少年無向易中輕。
也知貴賤皆前定,
未見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來稀后進,
善開金口答公卿。
譯文:
在鼓鼙聲中,我尋找著詩和禮,
帶著戈戟進入林間,進入鎬京。
好事情往往來自于困境,
年輕人不要對容易輕視。
我也知道,貴賤都是天定的,
未見懈怠的人最終會成功。
我的道路近來進展緩慢,
但我善于開口回答官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咸用為送譚孝廉赴舉所作。詩中表達了送別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譚孝廉的贊賞和對他前途的祝福。
詩的開頭描述了鼓鼙聲,尋找詩和禮,象征著詩人對傳統文化和禮儀的珍視。接著,作者描繪譚孝廉伴隨著戈戟,進入林間,前往鎬京參加舉試。戈戟和林間的描繪,暗示了他迎接困難并勇往直前的決心。
詩中強調了好事往往來自于困境,意味著譚孝廉在前程中要面對各種考驗和困難,需要有毅力和勇氣。作者提醒年輕人不要對困難輕視,以免錯失機會。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譚孝廉的贊賞。他認為貴賤都是命中注定的,但是只有不懈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作者自謙道自己的進展緩慢,但他自稱能夠善于應對,回答官員的提問,顯示了自己在文學和政治上的才能。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譚孝廉的鼓勵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境。通過描繪舉禮、戰爭和成就的不同場景,詩人展現了對傳統文化、努力奮斗和命運的思考。
“好事盡從難處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án xiào lián fù jǔ
送譚孝廉赴舉
gǔ pí shēng lǐ xún shī lǐ, gē jǐ lín jiān rù hào jīng.
鼓鼙聲里尋詩禮,戈戟林間入鎬京。
hǎo shì jǐn cóng nán chǔ dé,
好事盡從難處得,
shào nián wú xiàng yì zhōng qīng.
少年無向易中輕。
yě zhī guì jiàn jiē qián dìng, wèi jiàn shū yōng suì yǒu chéng.
也知貴賤皆前定,未見疏慵遂有成。
wú dào jìn lái xī hòu jìn, shàn kāi jīn kǒu dá gōng qīng.
吾道近來稀后進,善開金口答公卿。
“好事盡從難處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