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將俎豆為兒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將俎豆為兒戲”全詩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來還作越人吟。
名流古集典衣買,僻寺奇花貰酒尋。
從道趣時身計拙,如非所好肯開襟。
分類:
《寄所知》李咸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所知》是一首唐代詩歌,由李咸用所作。詩意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的厭倦和對于閑逸生活的向往,同時抒發了對于名利的看法。
詩人首先反思曾經以為重要的事物,比如俎豆(古代祭祀所用的器皿),但現實中戰爭的干擾卻阻止了他追求內心淡泊的理想;接著詩人將自己比作秦朝時期歸隱的客人,被疾病困擾時依然寫詩吟詠,表達了自己對于閑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真正的文化追求的堅持。
然后詩人又描繪了自己買古書、穿名流古集典的衣服,卻喜歡到偏僻的寺廟尋找奇花,用貰借的酒作為解悶的手段,表現出詩人對于世俗和名利的厭倦。
詩人最后總結道,雖然他的修行之道看似無時無刻,但實際上卻比較拙笨,只有當他遇到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時才能敞開心扉。
詩人通過對于自己內心矛盾的描寫,以及對于世俗和閑逸的對比構成了《寄所知》這首詩的詩意。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內心的追求和對于名利的審視,同時揭示了詩人對于閑逸生活的向往和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
詩中以古代的典故和比喻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于現實人生的批判和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對于真正的自由和內心平靜的追求。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思想的復雜性,同時表達了對于安寧生活追求的渴望。
“曾將俎豆為兒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uǒ zhī
寄所知
céng jiāng zǔ dòu wèi ér xì, zhēng nài gān gē zǔ sù xīn.
曾將俎豆為兒戲,爭奈干戈阻素心。
dùn qù bù tóng qín kè zhú,
遁去不同秦客逐,
bìng lái huán zuò yuè rén yín.
病來還作越人吟。
míng liú gǔ jí diǎn yī mǎi, pì sì qí huā shì jiǔ xún.
名流古集典衣買,僻寺奇花貰酒尋。
cóng dào qù shí shēn jì zhuō, rú fēi suǒ hǎo kěn kāi jīn.
從道趣時身計拙,如非所好肯開襟。
“曾將俎豆為兒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