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苦秋風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送苦秋風外”全詩
送苦秋風外,吹愁白發邊。
望鄉皆下淚,久戍盡休眠。
寂寞空沙曉,開眸片月懸。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朔管》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朔管,指北方邊塞的管弦樂曲,通常用來表達對邊塞戍衛的贊美和思鄉之情。
《朔管》的中文譯文:
寥寥落何處,一夜過胡天。
寥寥孤單地落在何處,一夜就過去了。
送苦秋風外,吹愁白發邊。
送著痛苦的秋風離開,在白發邊上吹過憂愁。
望鄉皆下淚,久戍盡休眠。
眺望故鄉的時候,人人都流下淚水,長時間的戍衛已盡,可以安心休息了。
寂寞空沙曉,開眸片月懸。
寂寞的空曠戈壁,黎明時分,睜開眼睛,天空懸掛著一片月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北方邊塞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戍衛人員的辛苦和思鄉之情。詩中運用了寥寥、落、一夜過、送、秋風、吹、愁白發、望鄉、下淚、久戍、寂寞空沙、曉、開眸、片月等形象生動的詞語,描繪了邊塞荒涼的景象和戍衛人員的離別和思念之情。通過這些描繪,讓讀者可以感受到戍衛生涯的艱苦和久別故鄉的惆悵。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邊塞戍衛的贊美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戍衛人員在寂寞冷漠的邊塞生活中的堅守和無私奉獻。讀者讀完這首詩,會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和對邊塞戍衛人員的敬意。
“送苦秋風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ò guǎn
朔管
liáo liáo luò hé chǔ, yī yè guò hú tiān.
寥寥落何處,一夜過胡天。
sòng kǔ qiū fēng wài, chuī chóu bái fà biān.
送苦秋風外,吹愁白發邊。
wàng xiāng jiē xià lèi, jiǔ shù jǐn xiū mián.
望鄉皆下淚,久戍盡休眠。
jì mò kōng shā xiǎo, kāi móu piàn yuè xuán.
寂寞空沙曉,開眸片月懸。
“送苦秋風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