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鐘鳴大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鐘鳴大岸”全詩
舉目無平地,何心戀直鉤。
孤鐘鳴大岸,片月落中流。
卻憶鴟夷子,當時此泛舟。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早發洞庭》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洞庭》是唐代詩人方干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早晨起航橫渡洞庭湖的景象。
詩中寫道,長天接連綿不絕的廣袤澤地,兩種氣息共同融入秋天。抬頭望去,沒有平坦的土地,作者不禁留戀著直角釣竿。孤寂的鐘聲敲響在大岸邊,明亮的月光從湖中流淌。回憶起早年的經歷,鴟夷子劃著小船在湖上行駛,在想起當初航行的情景。
詩中的中文譯文為:
長天連接著廣袤的澤地,
兩種氣息融合在秋天里。
抬頭望去,沒有平坦的土地,
我情不自禁地思念直竿。
孤寂的鐘聲在大岸邊響起,
明亮的月光在湖面上落下。
回憶起鴟夷子的身影,
當時他劃著小船在湖上航行。
《早發洞庭》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湖景的描繪。詩中景物細膩生動,表現了作者對早晨湖上的寧靜和美景的向往和留戀之情。其中的孤鐘和片月,細膩地渲染出湖上的靜謐與明亮。詩人同時融入了對鴟夷子的回憶和想象,以此來增強詩的感情色彩和詩意深度。
整首詩在簡明的文字中展現出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的交融,充滿了對大自然和人文歷史的思考和贊美。
“孤鐘鳴大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dòng tíng
早發洞庭
cháng tiān jiē guǎng zé, èr qì gòng hán qiū.
長天接廣澤,二氣共含秋。
jǔ mù wú píng dì, hé xīn liàn zhí gōu.
舉目無平地,何心戀直鉤。
gū zhōng míng dà àn, piàn yuè luò zhōng liú.
孤鐘鳴大岸,片月落中流。
què yì chī yí zi, dāng shí cǐ fàn zhōu.
卻憶鴟夷子,當時此泛舟。
“孤鐘鳴大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