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雞僵未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晨雞僵未知”全詩
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歲晚苦寒》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晚苦寒》是唐代方干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歲末嚴寒的景象,并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地氣寒不暢,嚴風無定時。
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
詩詞的意境是描繪歲末寒冷的景象。作者以地氣寒冷不暢,嚴寒的風沒有規律的吹襲來形容嚴冬的寒冷和刺骨的寒風。挑燈之下,青燼稀少,寫出了寒冷的夜晚,呵筆書寫,指的是書寫時的呼氣化為煙霧遲遲不散,凸顯了歲末的寒冷和冬日的寂寞。接下來的“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形象描述了冬天的景象:白兔(指月亮,因農歷月亮常被人形容為白兔)已經消失了很久,晨雞也還僵在原地不動,顯示出嚴寒的冬天似乎沒有盡頭。
最后兩句“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作者仰望著新年的到來,期待著喧囂和溫暖的春天。這里的“喧煦”指的是春天的繁榮和熱鬧,與前文中的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把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中,渴望春天的早日到來,結束嚴寒的季節。
整首詩寫景凄涼,寒冷的冬天使人感到孤寂和無奈,但作者通過對春天的期許,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的渴望。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詩意更加深情。
“晨雞僵未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wǎn kǔ hán
歲晚苦寒
dì qì hán bù chàng, yán fēng wú dìng shí.
地氣寒不暢,嚴風無定時。
tiǎo dēng qīng jìn shǎo, ā bǐ chǐ shū chí.
挑燈青燼少,呵筆尺書遲。
bái tù méi yǐ jiǔ, chén jī jiāng wèi zhī.
白兔沒已久,晨雞僵未知。
zhù kàn kāi shèng lì, xuān xù lì wéi qī.
佇看開圣歷,喧煦立為期。
“晨雞僵未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