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隨檜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年隨檜柏”全詩
海上山不淺,天邊人自來。
長年隨檜柏,獨夜任風雷。
獵者聞疏磬,知師入定回。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題雪竇禪師壁(一作贈雪竇峰禪師)》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題雪竇禪師壁
飛泉濺禪石,
瓶注亦生苔。
海上山不淺,
天邊人自來。
長年隨檜柏,
獨夜任風雷。
獵者聞疏磬,
知師入定回。
詩意:
這首詩是作者方干題寫雪竇禪師的墻壁。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禪師墻壁上的景色和狀況。詩人說,墻壁上水泉飛濺,瓶子里波浪也滋生了苔蘚。墻壁上的景色仿佛海上的山峰,極其壯麗。人們自發地前來尋找禪師。禪師長年寂寞,只有檜柏為伴,獨自一人面對風雷的呼嘯。有時獵人聽到敲擊的鐘聲,知道禪師已經入定回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單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禪師生活的孤獨和冷靜。墻壁上的水泉、瓶子里的苔蘚,以及海上山峰般壯麗的景色,都顯示了禪師與眾不同的境界。禪師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長年孤寂,但卻能自然而然地面對風雷,達到深層次的冷靜與心靜。整首詩以禪師入定回來的描寫作為結尾,表明禪師在長時間的冥想和參悟之后,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明確的意象,展現了禪宗的修行境界和禪師的超然境界。詩人用深情而恭敬的筆調,表達了對禪師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長年隨檜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uě dòu chán shī bì yī zuò zèng xuě dòu fēng chán shī
題雪竇禪師壁(一作贈雪竇峰禪師)
fēi quán jiàn chán shí, píng zhù yì shēng tái.
飛泉濺禪石,瓶注亦生苔。
hǎi shàng shān bù qiǎn, tiān biān rén zì lái.
海上山不淺,天邊人自來。
cháng nián suí guì bǎi, dú yè rèn fēng léi.
長年隨檜柏,獨夜任風雷。
liè zhě wén shū qìng, zhī shī rù dìng huí.
獵者聞疏磬,知師入定回。
“長年隨檜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