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機室亦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忘機室亦空”全詩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
繼后傳衣者,還須立雪中。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贈江南僧》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江南僧》是唐代方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忘機室亦空,
禪與沃州同。
唯有半庭竹,
能生竟日風。
思山海月上,
出定印香終。
繼后傳衣者,
還須立雪中。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僧人的贊美和思考。詩人贊美僧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能夠超脫塵世喧囂,安心修行的境界。詩人以庭院中的竹子為例,表達了它不受外界干擾的狀態,能夠自由自在地隨風舞動。詩人同時思考了山水和月亮的美麗,以及這些美景所帶給人們的寧靜和思考的空間。最后,詩人提到了傳衣者,給予他們的是一種堅韌和奉獻精神,即使在雪中也要堅持前行。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禪修者的贊美和思考。詩人用樸實的詞匯描繪出禪修者對世俗生活的忘卻,以及他們在修行過程中的自由和超越。在這種狀態下,禪修者能夠感受到山水、月亮等自然景觀的美麗,并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思考的空間。最后的兩句也增添了一絲堅韌和奉獻精神,借此表達了傳衣者對禪修者的敬意。整首詩簡約而意味深長,盡顯作者對禪修精神的推崇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忘機室亦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iāng nán sēng
贈江南僧
wàng jī shì yì kōng, chán yǔ wò zhōu tóng.
忘機室亦空,禪與沃州同。
wéi yǒu bàn tíng zhú, néng shēng jìng rì fēng.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
sī shān hǎi yuè shàng, chū dìng yìn xiāng zhōng.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
jì hòu chuán yī zhě, hái xū lì xuě zhōng.
繼后傳衣者,還須立雪中。
“忘機室亦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