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振聲來輦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雪振聲來輦下”全詩
白雪振聲來輦下,青云開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應翹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一等孔門為弟子,愚儒獨自賦歸田。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贈李支使》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李支使
藥成平地是寥天,
三十人中最少年。
白雪振聲來輦下,
青云開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應翹足,
荀宋才微可拍肩。
一等孔門為弟子,
愚儒獨自賦歸田。
中文譯文:
給李支使
種草藥的田地如同遼闊的天空,
在三十個人中,你最年輕。
白雪為你震動,來到馬車底下,
青云為你鋪路,達到床前。
位居公卿近在眼前,足以引以為傲,
齊荀、宋慈的才華微不足道,只能向你拍肩。
你是孔門的一等弟子,
愚儒我只能自己寫詩歸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方干寫給李支使的贈詩。詩人通過贊美李支使的才華和地位來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詩中通過對李支使的描述和贊美,表達了他在政治和學術上的優秀之處。詩人將李支使比喻為藥成平地,意味著他在政治上有著卓越的才能,能夠扭轉逆勢。詩人又把李支使比作白雪、青云,這些象征高貴和神圣的事物,從而強調了他的地位和身份。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描繪出李支使的地位和成就,他位居公卿,足以引以為傲,而荀況和宋慈的才華相比較之下微不足道,可以拍拍他的肩膀。
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愚儒身份和對李支使的佩服崇敬之情。他將自己比作愚儒,只能自己寫詩歸田,表達出對李支使輝煌成就的敬佩和自己的無奈。
總體來說,這首詩描繪了李支使的優秀才華和地位,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李支使的崇敬之情和自己的無奈。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結構嚴謹,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出了唐代詩歌的特點和魅力。
“白雪振聲來輦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ǐ zhī shǐ
贈李支使
yào chéng píng dì shì liáo tiān, sān shí rén zhōng zuì shào nián.
藥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
bái xuě zhèn shēng lái niǎn xià,
白雪振聲來輦下,
qīng yún kāi lù dào chuáng qián.
青云開路到床前。
gōng qīng wèi jìn yīng qiáo zú, xún sòng cái wēi kě pāi jiān.
公卿位近應翹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yī děng kǒng mén wèi dì zǐ, yú rú dú zì fù guī tián.
一等孔門為弟子,愚儒獨自賦歸田。
“白雪振聲來輦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