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溪上泛漁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妨溪上泛漁艇”全詩
未妨溪上泛漁艇,又為門前張雀羅。
夜學事須憑雪照,朝廚爭奈絕煙何。
若于巖洞求倫類,今古疏愚似我多。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偶作》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偶作》的中文翻譯如下:
直為篇章非動眾,
遂令軒蓋不經過。
未妨溪上泛漁艇,
又為門前張雀羅。
夜學事須憑雪照,
朝廚爭奈絕煙何。
若于巖洞求倫類,
今古疏愚似我多。
詩意解析:
這首詩的主題是自嘲和自慰。詩人方干表達了自己的無所事事和寧靜的生活方式。他認為自己所作的詩篇并不為眾人所動,甚至不值得大張旗鼓地宣揚。因此,他希望自己的房子不被過多人經過。他喜歡在小溪上乘坐漁船,同時在門前張貼捕鳥的網。在黑夜里,他依靠雪光來讀書學習,而早晨做飯卻被濃煙所困擾。最后,詩人把自己比作居住在山洞中的世俗之人,認為古今的愚昧人都和他一樣多。
賞析:
《偶作》是一首自嘲的詩,通過描寫詩人的生活方式和處境,表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態度。詩中的意象簡潔而生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心境和情感。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疏離感在詩中得到了體現,但詩人并不悲觀,他接受了自己的境遇并從中尋找到了寧靜和自在。這種對簡樸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個體命運的接受在唐代詩歌中常見,也表達了一種人世悲歡離合的哲理思考。
“未妨溪上泛漁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zhí wèi piān zhāng fēi dòng zhòng, suì lìng xuān gài bù jīng guò.
直為篇章非動眾,遂令軒蓋不經過。
wèi fáng xī shàng fàn yú tǐng,
未妨溪上泛漁艇,
yòu wèi mén qián zhāng què luó.
又為門前張雀羅。
yè xué shì xū píng xuě zhào, cháo chú zhēng nài jué yān hé.
夜學事須憑雪照,朝廚爭奈絕煙何。
ruò yú yán dòng qiú lún lèi, jīn gǔ shū yú shì wǒ duō.
若于巖洞求倫類,今古疏愚似我多。
“未妨溪上泛漁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