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棄榮名便居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棄榮名便居此”全詩
萬傾涵虛寒瀲滟,千尋聳翠秀孱顏。
芰荷香入琴棋處,雷雨聲離棟牖間。
但有五云依鶴嶺,曾無陸路向人寰。
夜溪漱玉常堪聽,仙樹垂珠可要攀。
若棄榮名便居此,自然浮濁不相關。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敘龍瑞觀勝異寄于尊師》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龍瑞敘述奇異景象送給敬愛的老師
混元融結造化難,山腳下是平湖,湖上是山。
萬物傾瀉,湖水承載著虛寒的氣息,波光粼粼;
山上千重起伏,聳立著翠綠秀麗的群山。
芰荷的芬芳彌漫在琴棋之間,
閃電和雷雨的聲音穿梭于屋檐之間。
只有五云云繞鶴嶺之上,
從前從未有過陸路通向人間。
夜晚的溪流常常清洗著玉石,
仙樹懸垂著晶瑩的珍珠,可供攀援。
若是舍棄榮名,而居于此地,
自然不會被塵世的紛擾所困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景物的奇異和美麗,通過對山、湖、云、水、雷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浩渺的自然景觀。詩人通過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
整首詩以山和湖為背景,描繪了湖水的粼粼浪花和山巒的層巒疊嶂。表達了自然的壯麗和神秘。
在描繪景物的同時,詩人通過荷芰的香氣、雷雨的聲音、夜溪的清涼、仙樹的珍珠等細節,創造了一種寧靜、清新、幽靜的意境,傳達出對自然之美的頌揚與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追求名利、繁雜紛擾世事的舍棄,希望可以生活在這樣一片純凈、寧靜、與世無爭的自然環境中。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觀為中心,寄托了詩人對純凈自然的向往與追求,表達了對世俗煩擾的厭倦和對心靈凈化的追求。同時也道出了人們對原始自然的渴望與向往的情感。
“若棄榮名便居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 lóng ruì guān shèng yì jì yú zūn shī
敘龍瑞觀勝異寄于尊師
hùn yuán róng jié zhì gōng nán, shān xià píng hú hú shàng shān.
混元融結致功難,山下平湖湖上山。
wàn qīng hán xū hán liàn yàn,
萬傾涵虛寒瀲滟,
qiān xún sǒng cuì xiù càn yán.
千尋聳翠秀孱顏。
jì hé xiāng rù qín qí chù, léi yǔ shēng lí dòng yǒu jiān.
芰荷香入琴棋處,雷雨聲離棟牖間。
dàn yǒu wǔ yún yī hè lǐng, céng wú lù lù xiàng rén huán.
但有五云依鶴嶺,曾無陸路向人寰。
yè xī shù yù cháng kān tīng,
夜溪漱玉常堪聽,
xiān shù chuí zhū kě yào pān.
仙樹垂珠可要攀。
ruò qì róng míng biàn jū cǐ, zì rán fú zhuó bù xiāng guān.
若棄榮名便居此,自然浮濁不相關。
“若棄榮名便居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