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蟬吟語不為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蟬吟語不為喧”全詩
晝潮勢急吞諸島,暑雨聲回露半村。
真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開尊。
若將明月為儔侶,應把清風遺子孫。
繡羽驚弓離果上,紅鱗見餌出蒲根。
尋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漁舟入大門。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李侍御上虞別業》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侍御上虞別業,表達了唐代詩人方干在別離時的情感和心境。
滿目亭臺嘉木繁,燕蟬吟語不為喧。
眼前是蔥蘢的林木,燕蟬的吟唱不嘈雜。
晝潮勢急吞諸島,暑雨聲回露半村。
白天潮水洶涌地吞噬著島嶼,夏日的雨聲回響在露珠上。
真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開尊。
真心實意地舉起筆,蓄勢待發;常常因為按下曲譜而打開酒尊。
若將明月為儔侶,應把清風遺子孫。
如果我將明月作為伴友,應該把清風傳給子孫。
繡羽驚弓離果上,紅鱗見餌出蒲根。
華麗的羽毛抖動著,離開了果實;紅色的魚鱗看到誘餌,從蒲根上出來。
尋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漁舟入大門。
還沒有找到你,又敲起竹子,而是先劃著漁船進入門戶大門。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寫來表達離別時的思念之情。作者用林木茂盛、鳥蟲吟唱的情景來形容離別時的多愁善感。同時,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融入個人情感,表達了對友誼和人世間的珍惜之情。整體氛圍凄涼而深情,展現出唐代詩歌的典型風格和特點。
“燕蟬吟語不為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shì yù shàng yú bié yè
李侍御上虞別業
mǎn mù tíng tái jiā mù fán, yàn chán yín yǔ bù wéi xuān.
滿目亭臺嘉木繁,燕蟬吟語不為喧。
zhòu cháo shì jí tūn zhū dǎo,
晝潮勢急吞諸島,
shǔ yǔ shēng huí lù bàn cūn.
暑雨聲回露半村。
zhēn wèi yuán háo fāng yǎn juàn, cháng yīn àn qū biàn kāi zūn.
真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開尊。
ruò jiāng míng yuè wèi chóu lǚ, yīng bǎ qīng fēng yí zǐ sūn.
若將明月為儔侶,應把清風遺子孫。
xiù yǔ jīng gōng lí guǒ shàng,
繡羽驚弓離果上,
hóng lín jiàn ěr chū pú gēn.
紅鱗見餌出蒲根。
xún jūn wèi yào xiān qiāo zhú, qiě zhào yú zhōu rù dà mén.
尋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漁舟入大門。
“燕蟬吟語不為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