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當赤墀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當赤墀下”全詩
葉生馳道側,花落鳳庭隈。
烈士懷忠觸,鴻儒訪業來。
何當赤墀下,疏干擬三臺。
作者簡介(李嶠)
《槐》李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槐》是唐代詩人李嶠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槐樹在冬天的景象,融入了壯麗的氣勢和寓意深遠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
暮律移寒火,春宮長舊栽。
葉生馳道側,花落鳳庭隈。
烈士懷忠觸,鴻儒訪業來。
何當赤墀下,疏干擬三臺。
詩意和賞析:
《槐》這首詩描繪了槐樹在冬天的景象。第一句“暮律移寒火”意味著冬天即將來臨,暗示了寒冷的氣候。第二句“春宮長舊栽”表明槐樹在春天栽植,而且已經生長多年。
接著,詩人通過描寫槐樹的葉子和花朵,表現了槐樹的壯麗景象。葉子生長得茂盛,仿佛在快速穿過道路的兩旁。花朵的飄落則點綴了鳳庭的空地。這些景象突出了槐樹的生命力和美麗。
接下來的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英勇烈士和學識淵博的學者的贊美。烈士們懷念忠誠的偉業,并為之奮斗不息。而鴻儒們則專注于追求學問和精神境界。
最后兩句表明詩人的愿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擔任高位,以便更好地支持烈士和學者的事業。 "赤墀"指的是皇帝的寶座,而"三臺"則象征著高位和權力。詩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皇帝面前奏上自己的愿望。
這首詩所展現的景象和情感,以及對烈士和學者的崇敬,表達了詩人對于正直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考。詩詞中的槐樹被賦予了寓意深遠的象征意義,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對于社會和個人追求的關注。
“何當赤墀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槐
mù lǜ yí hán huǒ, chūn gōng zhǎng jiù zāi.
暮律移寒火,春宮長舊栽。
yè shēng chí dào cè, huā luò fèng tíng wēi.
葉生馳道側,花落鳳庭隈。
liè shì huái zhōng chù, hóng rú fǎng yè lái.
烈士懷忠觸,鴻儒訪業來。
hé dāng chì chí xià, shū gàn nǐ sān tái.
何當赤墀下,疏干擬三臺。
“何當赤墀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