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吟一宿遠公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吟一宿遠公房”全詩
臥聽半夜杉壇雨,轉覺中峰枕簟涼。
花界已無悲喜念,塵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縱使重來此,息得心猿鬢已霜。
分類:
《夏日宿靈巖寺宗公院》羅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宿靈巖寺宗公院
寺入千巖石路長,
孤吟一宿遠公房。
臥聽半夜杉壇雨,
轉覺中峰枕簟涼。
花界已無悲喜念,
塵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縱使重來此,
息得心猿鬢已霜。
譯文:
夏日夜晚我在靈巖寺的宗公院里住下,
寺廟建在千巖萬壑之中,石路曲折而漫長。
孤單地吟唱整夜,遠離塵囂的宗公房里。
我躺在床上聆聽深夜里杉木壇上的雨聲,
轉身覺得中峰的山頭,枕頭上都迎來了涼風。
此時此刻,我已無心思念花間的悲歡離合,
內心平靜,塵襟舒展,不再受到是非的困擾。
即使在后來的歲月里再次來到這里,
我可以安心地休憩,內心的煩憂早已隨著歲月而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夏日夜晚宿靈巖寺宗公院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這里找到心靈寧靜和解脫的感受。
詩人通過寺廟建在千巖萬壑之中的描寫,形象地展示了這座寺廟離塵囂遠離的環境。詩人在孤吟一宿中感受到了這種寧靜和孤獨,暗示了他追求心靈自由的憧憬。
夜晚的雨聲與涼風給予了詩人一種清涼和舒適,它們代表了宗公院中遠離塵世紛擾的寧靜氛圍。
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獲得了內心的安寧,不再被外界世俗之事干擾。詩中的“花界已無悲喜念,塵襟自足是非妨”表達了詩人超脫了塵世的境界,內心平靜安寧。
最后兩句中的“他年縱使重來此,息得心猿鬢已霜”,表達了詩人對再次來到這里的期望,并且自覺心靈已經隨歲月流轉而變得成熟。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出了詩人對心靈自由和寧靜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孤吟一宿遠公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sù líng yán sì zōng gōng yuàn
夏日宿靈巖寺宗公院
sì rù qiān yán shí lù cháng, gū yín yī xiǔ yuǎn gōng fáng.
寺入千巖石路長,孤吟一宿遠公房。
wò tīng bàn yè shān tán yǔ,
臥聽半夜杉壇雨,
zhuǎn jué zhōng fēng zhěn diàn liáng.
轉覺中峰枕簟涼。
huā jiè yǐ wú bēi xǐ niàn, chén jīn zì zú shì fēi fáng.
花界已無悲喜念,塵襟自足是非妨。
tā nián zòng shǐ chóng lái cǐ, xī dé xīn yuán bìn yǐ shuāng.
他年縱使重來此,息得心猿鬢已霜。
“孤吟一宿遠公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