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筵離隔將軍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玳筵離隔將軍幕”全詩
玳筵離隔將軍幕,朱履頻窺處士星。
恩重匣中孤劍在,夢馀江畔數峰青。
金貂見服嘉賓散,回首昭丘一涕零。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
旅榜前年過洞庭,
曾提刀筆事甘寧。
玳筵離隔將軍幕,
朱履頻窺處士星。
恩重匣中孤劍在,
夢馀江畔數峰青。
金貂見服嘉賓散,
回首昭丘一涕零。
中文譯文:
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給盧校書。
前年在旅榜中過洞庭湖,
曾經提筆刀共事甘寧。
美酒盛宴離別了將軍的幕府,
紅鞋時常窺見文士的身影。
施恩太重了,孤劍就安放在匣子里,
夢醒之后,江邊依舊幾座青山。
金貂見服就像那些散了的貴賓,
回頭望昭丘,眼中淚珠灑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的,他回憶起了去湖南游玩的往事,用寄給盧校書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過去快樂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懊悔之情。
詩的開篇暗示了詩人當年游歷湖南的經歷,提到了曾經挾劍從軍的往事。接著描述了曾與將軍共飲美酒的場景,以及自己時常觀察文士身影的情景。這里,將軍和文士代表了詩人生活中的兩個方面,將軍象征著詩人曾經有過的英勇和豪邁,而文士則象征著他的文學才華和對典籍的熱愛。
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了孤獨的劍被安放在匣子里,這暗示了詩人思念過去的時光和恩惠。他在夢中還可以看到江邊的青山,這些景象是他懷念的一部分。然而,金貂見服散了,貴賓也散了,回首昭丘只能是淚水滿眼。這種淡淡的悲傷和歉意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懊悔,同時也是對友誼和美好時光的緬懷。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深深懊悔之情。通過描寫過去的美好和現在的悲傷,詩人用自己的感受向讀者展示了人生的短暫和飄忽不定。整個詩篇意境獨特,感情真摯,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思考。
“玳筵離隔將軍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yì hú nán jiù yóu jì lú jiào shū
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
lǚ bǎng qián nián guò dòng tíng, céng tí dāo bǐ shì gān níng.
旅榜前年過洞庭,曾提刀筆事甘寧。
dài yán lí gé jiāng jūn mù,
玳筵離隔將軍幕,
zhū lǚ pín kuī chǔ shì xīng.
朱履頻窺處士星。
ēn zhòng xiá zhōng gū jiàn zài, mèng yú jiāng pàn shù fēng qīng.
恩重匣中孤劍在,夢馀江畔數峰青。
jīn diāo jiàn fú jiā bīn sàn, huí shǒu zhāo qiū yī tì líng.
金貂見服嘉賓散,回首昭丘一涕零。
“玳筵離隔將軍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