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詩好郢人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梁王詩好郢人愁”全詩
丞相近年縈倚望,重才今日喜遨游。
榮持健筆金黃貴,恨咽離筵管吹秋。
誰繼伊皋送行句,梁王詩好郢人愁。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和淮南李司空同轉運員外(一作同轉運盧員外賜緋)》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淮南李司空一同擔任轉運員外(也有說法是和轉運盧員外賜緋)這首詩被稱為《和淮南李司空同轉運員外》。詩人羅隱生活在唐代,這首詩描述了他參觀高高層層的宮殿,這里就是傳說中的瀛洲,他表示這里是該被征召的第一流人才聚集的地方。李司空在最近的年份里一直期待著這一刻,今天重才興高采烈地在這里游玩。詩人用健筆保持榮耀,對于遠離長者宴會的管弦樂器聲感到惋惜。誰會繼續伊皋道別的詩句,梁王的詩歌令郢人感到憂愁。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層層高閣舊瀛洲,
我必須征召第一流人才。
近年來,司空一直期待著這一刻,
如今他高興地游玩著。
驕傲地持有金色的筆,
卻又懊惱地聽不到長者宴會的管弦樂器聲。
誰會繼續伊皋道別的詩句,
梁王的詩讓郢人感到憂愁。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參觀高高層層的宮殿,這里被認為是傳說中的瀛洲,代表著世間仙境。詩人通過描繪高閣和宮殿的層層疊疊來表現它的壯麗和莊嚴。詩人用詞匯“第一流人才”來形容這里匯聚了最杰出的人才,突顯了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李司空近年來一直期待著這一刻,他現在正高興地在這里游玩,表現出他的興奮和滿足。詩人用詞“榮持健筆金黃貴”來形容李司空的手持金色的筆,這個形象同時突出了李司空的貴族身份和才能。然而,詩人又惋惜地表示長者宴會的音樂聲離他很遠,這是對于離開宴會場合的感到的遺憾。最后,詩人提到誰能繼續伊皋為李司空創作的詩句,這是對于李司空的贊美和對于他流連別處的遺憾。梁王的詩歌將郢人的思念悲傷表現得淋漓盡致。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高高層層的宮殿和詩人的思緒,表達了對于瀛洲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和美好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也通過對于李司空的描繪和自己的遺憾,展示了個人情感的復雜性。整體上,這首詩抒發了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于別離的憂愁之情。
“梁王詩好郢人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i nán lǐ sī kōng tóng zhuǎn yùn yuán wài yī zuò tóng zhuǎn yùn lú yuán wài cì fēi
和淮南李司空同轉運員外(一作同轉運盧員外賜緋)
céng céng gāo gé jiù yíng zhōu, cǐ dì xū zhēng dì yī liú.
層層高閣舊瀛洲,此地須征第一流。
chéng xiàng jìn nián yíng yǐ wàng,
丞相近年縈倚望,
zhòng cái jīn rì xǐ áo yóu.
重才今日喜遨游。
róng chí jiàn bǐ jīn huáng guì, hèn yàn lí yán guǎn chuī qiū.
榮持健筆金黃貴,恨咽離筵管吹秋。
shuí jì yī gāo sòng xíng jù, liáng wáng shī hǎo yǐng rén chóu.
誰繼伊皋送行句,梁王詩好郢人愁。
“梁王詩好郢人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