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須曼倩催方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桃須曼倩催方熟”全詩
桃須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
島外音書應有意,眼前塵土漸無情。
莫教更似山西鼠,嚙破愁腸恨一生。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出試后投所知》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試后投所知宮,
此日蓬壺兩日程。
當時消息甚分明,
桃須曼倩催方熟。
橘待洪崖遣始行,
島外音書應有意。
眼前塵土漸無情,
莫教更似山西鼠。
嚙破愁腸恨一生。
譯文:
離開考試后,回到我所知的宮殿,
這是第二天的行程,夜晚過了一晚。
當時消息分明可聞,
桃花妖嬈,催促果實熟透。
橘子在洪崖等待,要送我離開,
聽說島外傳來消息,似乎有深意。
眼前的塵土漸漸冷漠無情,
不要再讓我像山西的老鼠一樣,
啃噬我的憂愁腸胃,憾恨一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考試后返回宮殿時的心情和感觸。作者離開考試之地,回到所熟悉的宮殿,心中充滿了對消息的期待。他的心情仿佛戲劇般分明可見,他注視著桃花變得嬌嫩動人,桃子即將成熟,象征著機會即將到來。而橘子則等在洪崖,等待著將作者送離開的時機。島外的消息也讓他期待,似乎有著特別的含義。然而,眼前的現實逐漸變得冷漠,塵土的堆積讓他感到失望和絕望。最后,作者以山西的老鼠比喻自己,啃噬著他的內心,對于一生的憾恨和痛苦。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機會的期待和失落,以及人生的無奈和痛苦之感。
“桃須曼倩催方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shì hòu tóu suǒ zhī
出試后投所知
cǐ rì péng hú liǎng rì chéng, dāng shí xiāo xī shén fēn míng.
此日蓬壺兩日程,當時消息甚分明。
táo xū màn qiàn cuī fāng shú,
桃須曼倩催方熟,
jú dài hóng yá qiǎn shǐ xíng.
橘待洪崖遣始行。
dǎo wài yīn shū yīng yǒu yì, yǎn qián chén tǔ jiàn wú qíng.
島外音書應有意,眼前塵土漸無情。
mò jiào gèng shì shān xī shǔ, niè pò chóu cháng hèn yī shēng.
莫教更似山西鼠,嚙破愁腸恨一生。
“桃須曼倩催方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