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野樹礙歸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蒼茫野樹礙歸云”全詩
洛陽賈誼自無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空闊遠帆遮落日,蒼茫野樹礙歸云。
松醪酒好昭潭靜,閑過中流一吊君。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湘南春日懷古》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南春日懷古》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春天的湘南美景,表達了對歷史名人的敬仰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詩意和賞析:
該詩描繪了湘南春天的景色。詩人描述晴朗的春天,江邊溫暖的氣息彌漫著蘭花和百合花的香氣。水面上游弋著鳧鹥,天空中飛著鷗鳥。當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湖面上時,湘江上的船帆遮擋了夕陽的光輝。遠處的野樹在藍天下無垠地延伸著,仿佛與云彩相互交織。
詩中還提到了兩位歷史名人:賈誼和杜甫。賈誼是漢朝的文學家、外交家,他出使于西域,享有崇高的聲望,但最后卻因意見不合而被廢黜。而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以其深情、悲憤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而著名。詩人用“空闊遠帆遮落日,蒼茫野樹礙歸云”表達了對賈誼和杜甫英名的敬仰和懷念。
最后,詩人通過“松醪酒好昭潭靜,閑過中流一吊君”表達了對逝去朋友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松醪酒”指的是以松枝作為原料釀制的美酒,而“昭潭”則是湘江上的一座小島,這里被藍天和寧靜的湖水所環繞。詩人形容自己靜靜地來到中流之處,以向已故的朋友致以哀思和祭祀之禮。
整首詩描繪了湘南春天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名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現出深情、悲憤和懷舊的情感。
“蒼茫野樹礙歸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nán chūn rì huái gǔ
湘南春日懷古
qíng jiāng chūn nuǎn lán huì xūn, fú yī rǎn rǎn ōu zhe qún.
晴江春暖蘭蕙薰,鳧鹥苒苒鷗著群。
luò yáng jiǎ yì zì wú mìng,
洛陽賈誼自無命,
shǎo líng dù fǔ jiān yǒu wén.
少陵杜甫兼有文。
kōng kuò yuǎn fān zhē luò rì, cāng máng yě shù ài guī yún.
空闊遠帆遮落日,蒼茫野樹礙歸云。
sōng láo jiǔ hǎo zhāo tán jìng, xián guò zhōng liú yī diào jūn.
松醪酒好昭潭靜,閑過中流一吊君。
“蒼茫野樹礙歸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