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邊花好為誰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邊花好為誰開”全詩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覺老從頭上來。
窮似丘軻休嘆息,達如周召亦塵埃。
思量此理何人會,蒙邑先生最有才。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水邊偶題》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邊偶題
野水無情去不回,
水邊花好為誰開。
只知事逐眼前去,
不覺老從頭上來。
窮似丘軻休嘆息,
達如周召亦塵埃。
思量此理何人會,
蒙邑先生最有才。
中文譯文:
水邊偶題
野水無情地不停流去,
水邊的花開得如此美麗,卻不為誰而綻放。
只知事情隨著眼前而去,
不覺得年歲從頭上來。
生活貧乏如同丘軻,不要嘆息,
成就偉大如周文王和召公,亦要歸于塵埃。
思考這個道理的人有誰能明白呢?
蒙邑的先生最有智慧才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水邊為背景,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無常。野水流去而不回,強調了時間的無情性和不可逆轉的性質。水邊的花開得美麗,但卻不為任何人而開放,喻示了事物的漂亮與珍貴往往不能長久,無法被人所珍視。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年歲流逝的感慨。他指出,我們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卻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隨著歲月的推移,我們不知不覺地變老。
接著,詩人將自己的處境與歷史上的偉人作了對比。他將自己比作丘軻,意思是自己貧乏無望,無力改變人生的困境。同時又將達到偉大成就的人物如周文王和召公稱作“塵埃”,暗示偉人的成就最終都會歸于塵土。
最后,詩人思考這樣的道理應該有誰能明白,進而贊美蒙邑的先生智慧才情。這句話也可解讀為,只有具有智慧和見識的蒙邑先生才能真正理解這個道理。
整首詩以水邊景觀為背景,通過對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無常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和人世間的深入思考。詩人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慨,以及對智慧的崇敬。
“水邊花好為誰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biān ǒu tí
水邊偶題
yě shuǐ wú qíng qù bù huí, shuǐ biān huā hǎo wèi shuí kāi.
野水無情去不回,水邊花好為誰開。
zhǐ zhī shì zhú yǎn qián qù,
只知事逐眼前去,
bù jué lǎo cóng tóu shàng lái.
不覺老從頭上來。
qióng shì qiū kē xiū tàn xī, dá rú zhōu zhào yì chén āi.
窮似丘軻休嘆息,達如周召亦塵埃。
sī liang cǐ lǐ hé rén huì, méng yì xiān shēng zuì yǒu cái.
思量此理何人會,蒙邑先生最有才。
“水邊花好為誰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