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寒終是泣春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寒終是泣春風”全詩
才憐曼倩三冬后,藝許由基一箭中。
言重不能輕薄命,地寒終是泣春風。
鳳凰池涸臺星拆,回首岐山憶至公。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長句》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長句
往歲酂侯鎮渚宮,曾將清律暖孤蓬。
才憐曼倩三冬后,藝許由基一箭中。
言重不能輕薄命,地寒終是泣春風。
鳳凰池涸臺星拆,回首岐山憶至公。
這首詩是唐代羅隱創作的作品,題為《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長句》。詩中描述了作者曾在江陵擔任官職時,受到了白公的賞識和知遇,并表達了自己對白公的感激之情。
詩中首先提到過去自己在酂侯(古稱江陵)鎮渚宮的經歷,以及曾經得到白公法度恩待的情景。接著,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喜愛和對三冬后仍然美麗嬌媚的曼倩的贊美。并且,才藝得到由基賞識,一箭射中目標,顯示了作者的才能和能力。
然后,詩中點出言談嚴肅,無法輕率玩世不恭,同時也順便暗示了自己的命運并不順利。接著,地寒泣春風,傳達出作者內心的凄涼和悲傷。
最后兩句描述了鳳凰池干涸,臺灣星斗散落的景象,借此回首岐山(指白公的故鄉)和思念至公的情感。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白公的感恩之情,以及對自己命運多舛的感慨。
“地寒終是泣春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cháng zài jiāng líng tiǎn gù zhōng lìng bái gōng dāo méng zhī yù suì chéng cháng jù
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長句
wǎng suì cuó hóu zhèn zhǔ gōng, céng jiāng qīng lǜ nuǎn gū péng.
往歲酂侯鎮渚宮,曾將清律暖孤蓬。
cái lián màn qiàn sān dōng hòu,
才憐曼倩三冬后,
yì xǔ yóu jī yī jiàn zhōng.
藝許由基一箭中。
yán zhòng bù néng qīng bó mìng, dì hán zhōng shì qì chūn fēng.
言重不能輕薄命,地寒終是泣春風。
fèng huáng chí hé tái xīng chāi, huí shǒu qí shān yì zhì gōng.
鳳凰池涸臺星拆,回首岐山憶至公。
“地寒終是泣春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