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未借宣華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風未借宣華意”全詩
春風未借宣華意,猶費工夫長綠條。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隋堤柳》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隋堤柳》是唐代詩人羅隱所作,表達了對隋朝的懷念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夾路依依千里遙,
Roads on both sides stretch thousands of miles,
路人回首認隋朝。
Passersby look back and recognize the Sui Dynasty.
春風未借宣華意,
The spring breeze has not yet borrowed the intention of blooming,
猶費工夫長綠條。
Still need to work hard to grow green branches.
詩意:
《隋堤柳》是一首具有懷舊情懷的詩詞,通過描繪隋堤上的柳樹和春天的景色,表達了對過去隋朝榮光的懷念之情。詩中的夾路千里遙、路人回首認隋朝,表現了詩人對隋朝的景象和歷史的追憶。而春風未借宣華意,猶費工夫長綠條這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如今時光流轉的感嘆,以及對于保持自然生態的珍惜之情。
賞析:
《隋堤柳》通過對隋堤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歷史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嘆。隨著人們的行走,夾路延伸千里,回望之處則是隋朝的影子,讓人不由得想起歷史的變遷和隋朝的繁榮盛景。然而,如今的時光已經轉變,春風雖然來臨,卻還沒有感受到宣揚花朵的意思,柳樹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綠意盎然。這里,詩人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時,也折射出自己對人世沉浮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把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融合在一起,表達了詩人在變幻中保持希望和珍惜自然的態度。
“春風未借宣華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í dī liǔ
隋堤柳
jiā lù yī yī qiān lǐ yáo, lù rén huí shǒu rèn suí cháo.
夾路依依千里遙,路人回首認隋朝。
chūn fēng wèi jiè xuān huá yì, yóu fèi gōng fu zhǎng lǜ tiáo.
春風未借宣華意,猶費工夫長綠條。
“春風未借宣華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