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軫歸心即萬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軫歸心即萬端”全詩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樓寒。
只言圣代謀身易,爭奈貧儒得路難。
同病同憂更何事,為君提筆畫漁竿。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江邊有寄》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江邊有寄》的中文譯文為:“江邊舊事已經半塵封,每次歸心即感慨萬千。在山店瘋狂摘野梅,村頭醉吹笛子,酒樓里寒冷。只說圣代追求名利容易,可怎奈貧窮的學者走上成功之路艱難。同樣的病痛,同樣的憂愁,還有什么事情比為你提筆畫一支漁竿更重要呢?”
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過去江邊的舊事所抱以深深留戀之情。他提及自己每次回到這里,都會有一種復雜而豐富的思緒涌上心頭。他以狂采野梅和醉酒吹笛的方式來表達對江邊舊事的懷念,同時也顯露出對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如意的無奈。詩人提到,追求名利在圣代是比較容易的,但對于貧窮的學者來說,走上成功之路是非常艱難的。最后,詩人以提筆畫漁竿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友人的情誼和對友人的支持。整首詩詞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友誼和分享的重視。
“每軫歸心即萬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biān yǒu jì
江邊有寄
jiāng biān jiù yè bàn diāo cán, měi zhěn guī xīn jí wàn duān.
江邊舊業半雕殘,每軫歸心即萬端。
kuáng zhé yě méi shān diàn nuǎn,
狂折野梅山店暖,
zuì chuī cūn dí jiǔ lóu hán.
醉吹村笛酒樓寒。
zhǐ yán shèng dài móu shēn yì, zhēng nài pín rú dé lù nán.
只言圣代謀身易,爭奈貧儒得路難。
tóng bìng tóng yōu gèng hé shì, wèi jūn tí bǐ huà yú gān.
同病同憂更何事,為君提筆畫漁竿。
“每軫歸心即萬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