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四方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四方志”全詩
鵲繞風枝急,螢藏露草深。
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
惆悵友朋盡,洋洋漫好音。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思故人》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思念故友,朝夕又拂琴。風中鵲鳥圍繞枝上,露草深處隱著螢火。我平生懷有四方之志,而此夜我的心思卻在五湖之間流轉。感嘆友朋盡散,心情仍然洋洋自得,陶醉于美妙的音樂之中。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故友的思念之情,雖然無法見面,但他仍然通過拂彈琴來寄托思念之意。描繪了鵲鳥在枝頭飛舞、螢火在草叢中閃爍的景象,增添了詩的意境。并表達了作者心中的追求和向往,同時表達了對故友的留戀之情。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而抒情的語言描寫了作者心中的思念之情。通過琴聲、鵲鳥和螢火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傷與留戀。全詩以對故友的思念為主線,表達了作者盡管與友人分離,卻仍能通過彈琴來寄托思念之情,通過此夜的五湖心情來表達對故友的牽掛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感情真摯,是一首展現唐代詩人情感的佳作。
“平生四方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gù rén
思故人
gù rén bù kě jiàn, liáo fù fú míng qín.
故人不可見,聊復拂鳴琴。
què rào fēng zhī jí, yíng cáng lù cǎo shēn.
鵲繞風枝急,螢藏露草深。
píng shēng sì fāng zhì, cǐ yè wǔ hú xīn.
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
chóu chàng yǒu péng jǐn, yáng yáng màn hǎo yīn.
惆悵友朋盡,洋洋漫好音。
“平生四方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