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數宦情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言數宦情疏”全詩
格高時輩伏,言數宦情疏。
慷慨傳丹桂,艱難保舊居。
退朝觀藁草,能望馬相如。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寄蘇拾遺(拾遺,許公之后,今猶居開元中舊第)》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蘇拾遺(拾遺,許公之后,今猶居開元中舊第)
早歲長楊賦,當年諫獵書。
格高時輩伏,言數宦情疏。
慷慨傳丹桂,艱難保舊居。
退朝觀藁草,能望馬相如。
《寄蘇拾遺(拾遺,許公之后,今猶居開元中舊第)》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給蘇拾遺的一首寄托情懷的詩。蘇拾遺是羅隱在官場上的前輩,通過悼念蘇拾遺的遭遇和表達自己的心情,羅隱表達了對過去所追求的高尚理想和對自己所處官場困境的思考。
這首詩寫道,早年間,我對朝廷作了一篇名為《長楊賦》的賦文,奉獻給了朝廷。而那時你,蘇拾遺,還是年幼,正在諫獵讀書。我在才華橫溢的一輩當中,只能默默地退隱在一邊,言辭稀疏,被時代壓制著。
但我仍然懷揣著對丹桂花的憧憬和傳承,希望能保持我舊日的居住地。盡管環境艱難,但我努力堅守。
退朝之后,我望著宮廷外的野藁草,想到了騎術和文才出眾的古代名士馬相如。我希望他能夠給我以啟示和指引,幫助我走出困境。
這首詩通過對作者自身命運和對蘇拾遺的揭示,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所追求的理想和對自己官場困局的無奈和思考。同時,也展示了唐代士人們普遍面臨的問題和困境。整首詩雖然簡短,但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言數宦情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ū shí yí shí yí, xǔ gōng zhī hòu, jīn yóu jū kāi yuán zhōng jiù dì
寄蘇拾遺(拾遺,許公之后,今猶居開元中舊第)
zǎo suì zhǎng yáng fù, dāng nián jiàn liè shū.
早歲長楊賦,當年諫獵書。
gé gāo shí bèi fú, yán shù huàn qíng shū.
格高時輩伏,言數宦情疏。
kāng kǎi chuán dān guì, jiān nán bǎo jiù jū.
慷慨傳丹桂,艱難保舊居。
tuì cháo guān gǎo cǎo, néng wàng mǎ xiàng rú.
退朝觀藁草,能望馬相如。
“言數宦情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