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被從誰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幞被從誰起”全詩
官資參令仆,曹署轄星辰。
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舉朝明典教,封納詔書頻。
禁樹曾摛藻,臺烏舊避塵。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投寄韋右丞》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投寄韋右丞》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此詩主要描寫了作者與官員韋右丞的往來情景,展現了作者對官場的揣摩和對權力的思考。
中文譯文:
寄送給韋右丞
乘著紙船在赤壁送文書,我來到中臺向郄詵拜見。公文案頭堆滿了參令和仆人的名字,中臺的辦公室擔負著星辰的管理。
我不知道誰開始使用了紗帽,秉承著法規自此嶄新。朝廷全體官員受到明晰的教導,詔書頻繁地被封存。
限制創新的樹木曾經掛滿了嬌麗的裝飾,古老的臺烏卻早已躲避了塵埃。在宴會上應酬著,談論著不起眼的人物。
詩意與賞析:
《投寄韋右丞》通過描述作者與韋右丞的往來情景,展現了官場中權力的運行和官員的虛偽。韋右丞作為官場中的重要角色,擁有決策權和管理權,他的字里行間透露著掌握權力的自豪和傲慢。
詩中提到的赤壁、中臺、曹署等地方都是官場中的重要場所,而作者紙船旅行的情景則暗示了官場的虛幻和不實之處。官員們的名字堆積在公文案頭,表明他們渴望得到升遷和提升,但實際上卻只是權力的仆人和參令。
詩中對官場的描繪充滿了諷刺和嘲笑,官員們穿戴紗帽舉止端莊,但實際上卻是虛偽的。樹木曾經觸摸過權力的美好,但現在卻戴上了禁錮的枷鎖;臺烏躲避了塵埃,暗示著官場中的腐敗和黑暗。
整首詩流露出作者對官場權力游戲的抱怨和對虛假人物的鄙視。通過揭示官場中權力的威嚴和榮耀的幕后,詩中暗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和人性的思考。
“幞被從誰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jì wéi yòu chéng
投寄韋右丞
chì bì zhēng wén pìn, zhōng tái bài qiè shēn.
赤壁征文聘,中臺拜郄詵。
guān zī cān lìng pū, cáo shǔ xiá xīng chén.
官資參令仆,曹署轄星辰。
fú bèi cóng shuí qǐ, chí gāng zì cǐ xīn.
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jǔ cháo míng diǎn jiào, fēng nà zhào shū pín.
舉朝明典教,封納詔書頻。
jìn shù céng chī zǎo, tái wū jiù bì chén.
禁樹曾摛藻,臺烏舊避塵。
biàn yìng chóu yǐ zhù, hé chǔ huà qióng lín.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幞被從誰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