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恩別啟館娃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恩別啟館娃宮”全詩
九牧土田周制在,兩藩茅社漢儀同。
春生舊苑芳洲雨,香入高臺小徑風。
更有寵光人未見,問安調膳盡三公。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錢塘府亭》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錢塘府亭(唐 羅隱)
新恩別啟館娃宮,還拜吳王向此中。
九牧土田周制在,兩藩茅社漢儀同。
春生舊苑芳洲雨,香入高臺小徑風。
更有寵光人未見,問安調膳盡三公。
譯文:
新的寵姬離別啟程去往宮廷,重新朝拜吳王的墓室。
九牧土田周制安排得井井有條,兩國的茅舍和廟宇形制相同。
春天生發于舊時的宮苑,芳草滋長因為細雨滋潤,花香散入高臺小徑中的微風中。
更多的寵愛之光還未被人所見,咨詢安危、照顧衣食住行已經盡到了三公的權責。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參觀錢塘府亭的場景,以及與吳王的祭拜。詩人通過描繪府亭的景象,展現了古代宮廷文化的興盛和繁榮。府亭中宏偉的建筑和廟宇的規制,顯示了統治者的統治權威,鄉村的和諧和秩序。春天的到來帶給了宮苑一片生機,小徑上的微風中飄散著花的香氣。詩人還暗示了統治者的寵愛和公務員的盡職盡責。詩人在這首詩中將宮廷文化與自然景觀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帝王統治的頌揚和思考。這首詩以雅麗的形式和典雅的語言展現了唐代詩人的藝術表現力。
“新恩別啟館娃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táng fǔ tíng
錢塘府亭
xīn ēn bié qǐ guǎn wá gōng, hái bài wú wáng xiàng cǐ zhōng.
新恩別啟館娃宮,還拜吳王向此中。
jiǔ mù tǔ tián zhōu zhì zài,
九牧土田周制在,
liǎng fān máo shè hàn yí tóng.
兩藩茅社漢儀同。
chūn shēng jiù yuàn fāng zhōu yǔ, xiāng rù gāo tái xiǎo jìng fēng.
春生舊苑芳洲雨,香入高臺小徑風。
gèng yǒu chǒng guāng rén wèi jiàn, wèn ān diào shàn jǐn sān gōng.
更有寵光人未見,問安調膳盡三公。
“新恩別啟館娃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