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蒲低雨釣魚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蒲低雨釣魚歸”全詩
黃菊倚風村酒熟,綠蒲低雨釣魚歸。
干戈已是三年別,塵土那堪萬事違。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闌霜露又沾衣。
分類: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憶九華》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九華山像陡立在柴門之蔭下,回想起以前的時光,我就在這里歇息。在風中倚著村里成熟的黃菊,躺在雨中低垂的蒲草下垂釣歸來的魚。戰爭已經分別了三年,塵土之中,一切都變得逆天而行。回憶曾經美好的時光,我心中無盡的懊悔之情,夜深人靜時,霜露又沾濕了我的衣衫。
詩意:
這首詩以九華山為背景,詩人通過眺望山的景色,回憶過去的時光,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之痛的愁緒。描繪了九華山的環境和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恬靜寧謐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殘酷的反思。
賞析:
《憶九華》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抒情詩。詩人以九華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的景色,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現實困境的苦楚之情。詩中運用了眾多藝術手法,如夸張法、擬人法等,使詩情更加深沉悲涼。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苦難的悲痛。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依托,通過詩人個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痛苦感受和內心的悲憤。詩中的意境深邃,感情真摯,使人產生共鳴,體現了唐代抒情詩的獨特魅力。
“綠蒲低雨釣魚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jiǔ huá
憶九華
jiǔ huá chán zú yīn chái fēi, zhǎng yì qián shí cǐ xī jī.
九華巉崒蔭柴扉,長憶前時此息機。
huáng jú yǐ fēng cūn jiǔ shú,
黃菊倚風村酒熟,
lǜ pú dī yǔ diào yú guī.
綠蒲低雨釣魚歸。
gān gē yǐ shì sān nián bié, chén tǔ nà kān wàn shì wéi.
干戈已是三年別,塵土那堪萬事違。
huí shǒu jiā qī hèn duō shǎo, yè lán shuāng lù yòu zhān yī.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闌霜露又沾衣。
“綠蒲低雨釣魚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